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全力支援前線戰爭,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如此,說話露一半藏一半,喜歡打機鋒,隱含脅迫之意。

李察神情澹然的一笑,回答道;“王國方面對此並不會做限制,英國可以自由的招募僱傭兵,王國政府會給予必要的便利。

這並不是說讓那些對兩國關係有所誤解的人閉嘴,以勳爵先生的能力,恐怕還做不到這一點。

我們更看重的是與英國切實的合作,維持全方位的友好關係,包括我本人與阿爾伯特親王私下的親密溝通渠道。

需要指出的是

大唐王國並不是人見人愛的英鎊,做不到讓所有人都喜歡,對患有嚴重偏見的某些英國上層人士來說,各自安好就是了。

對了,現在戰爭應該還沒有爆發吧?歐洲局勢已經走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嗎?”

“尊貴的陛下,不瞞您說,英法海軍聯合艦隊在4月份已經啟航前往黑海,即將執行打擊沙俄黑海艦隊的任務,戰爭實際上已經開始了。”

“哦,好吧,這真是個壞訊息。”李察神情遺憾的說道。

沙俄軍隊於1853年7月3日大舉入侵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這兩個多瑙河公國,實際上已經派兵進入了奧斯曼帝國的領土。

目前,奧斯曼帝國在英法兩國的支援下,正在態度強硬的與沙俄帝國交涉,結果自然得不到滿意的回答。

雙方都在大規模的戰爭動員,動輒以數十上百萬人計,一旦開戰,從巴爾幹地區到黑海沿岸乃自於塞瓦斯托波爾,綿亙近2000公里的近東地區將處處烽火。

奧斯曼軍隊和沙俄軍隊在多瑙河地區頻頻調動,以求取得戰略優勢。

雖然雙方沒有公開宣戰,但已經展開了暗地裡的角力。

按照這種趨勢,正式宣戰也就是三兩個月的事兒,不會拖延很久。

行吧,打吧。

人頭打成狗腦子才好,李察並不在意這場戰爭誰贏誰負,反正法蘭西和大唐王國都是大贏家,大唐王國已經把阿拉斯加的好處吃到嘴裡,那是斷斷不可能吐出來的。

英國外交大臣亨利-約翰-坦普爾在兩週前還專門致函,就大唐王國與沙俄簽署的《轉讓阿拉斯加條約》質詢,尤其是出售820門先進火炮事宜,質疑是否包藏禍心?

這番說辭,讓大唐王國外交部大臣胡安-卡洛斯伯爵義正言辭的給擋回去了。

開什麼玩笑?

英國和俄國現在還是神聖同盟的盟友,並非敵對關係,而且俄唐雙方《轉讓阿拉斯加條約》在4月間就已經簽署,現在已經執行完畢,哪有找後賬的道理?

法蘭西人還是英國嚴防死守的敵人呢,現在還不是夥在一起狼狽為奸?

不得不說

外交大臣胡安-卡洛斯伯爵是個打嘴皮子仗的好手,這麼多年曆練出來了,一張鐵嘴真是嚴絲合縫,正氣凜然。

李察不反對英國人從大唐王國招募僱傭兵,但不同意那些已經成家立業的退伍士兵再去冒險,這些人都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死在歐洲那這個家庭就散了。

至於那些剛剛抵達北美的華人新移民,願意去歐洲冒險的悉聽尊便,王國方面不會多加阻撓。

這不是李察偏心,而是從社會穩定的整體角度去考慮,一些有家有室有產業的退役官兵,不適合再去如此慘烈的戰爭中冒險。

克里米亞戰爭被稱為世界大戰的預演,戰爭雙方陣亡人數超百萬,傷者不計其數,英法聯軍的總司令和沙俄親王都折在這場戰爭中,戰死的將軍上百位,戰爭進行的空前血腥慘烈。

這真不是鬧著玩的事兒,去1000名僱傭兵能回來300人就不錯了,要謝天謝地。

而且這歐洲人的事,咱去摻和幹啥?

說到底,差這兩個小錢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蓮花嬌養守則

十六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