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9章 火熱的天堂島,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數十萬畝土地,由數條寬敞的大路和無數小路聯絡在一起。
灌既水渠縱橫交錯,碧水河邊樹立起了100多座大型灌既水車,形成了別緻的田園景色。
東港這片平緩而廣闊的丘陵地區,整體開發程度已經超過三分之一,但依然保留著大片的茂密森林。
這是因為在大唐王國的拓殖土地政策中有一條;
為了保持本地的水土和林木資源,保持環境協調發展,任何地方開墾土地不得超過四成,這是一條硬性規定。
低地窪地,旁山臨水土地,容易遭受山洪和泥石流以及其他地質災害影響的土地,週期性水淹地,溼地,沼澤和臨近湖泊土地,原則上不開發,不開墾。
成片開發的土地上,必須保留一定比率原始森林和灌木綠化,形成阻隔風暴和雨水災害的天然屏障,更有利於開墾良田的豐產豐收。
燒荒隊持續向內陸推進,築路隊緊隨而至,跟在後面的是手扶拖拉機隊和伐木隊,形成了一整套高效的拓荒流程。
保留森林綠地主要由伐木隊控制,在一望無際焦黑的過火森林中,伐木隊按照圖紙的規劃伐倒大樹,開闢道路,那些森林保留區的樹木就不用伐倒了。
用不了多長時間,只要幾場溼潤的雨水滋潤,這些經受過烈火焚燒的森林就會重新煥發生機,焦黑的大樹抽出嫩芽,厚厚的森林灰盡帶來了豐富的營養,讓無數的綠草茁壯生長。
不用管它,幾年後又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森林,完全看不見曾經遭受烈火焚燒的一點兒痕跡。
至於農耕區那就不客氣了,伐木隊那是見樹伐樹,每個伐木小組由10人組成,一邊伐木,一邊刨樹根。
每個小組每天的定量是兩根大樹(需要達到一定的直徑標準),達不到直徑標準的也需要伐倒,刨出樹根,但這些勞動量不計入定量,哪個小組任務區內小樹多,哪個小組就算倒黴吧,這個沒辦法。
基本上每個伐木小組上午一根大樹,下午一根大樹,不但需要伐倒,而且需要砍掉枝杈,鋸成規定長度大木段,刨出樹根,這個工作量並不小。
尤其是刨樹根這活兒,真的非常累人。
好在人多力量大,近三千人的伐木隊展開一起幹活,一天就能伐倒600多顆大樹(低於標準的小樹不算在內),優秀的小組最多一天能夠伐倒5顆樹,平均的伐木組也是3顆大樹。
為什麼大家幹勁兒這麼足?
一來是因為優秀的伐木組每天都可以有肉吃,這是獎勵的一方面,大約佔10%。
二來是表現優秀的伐木組,綜合評價很可能拿到優+或優,這就意味著在兩年的包身工期間,總體評價“優等”。
按照評比規則,這部分優秀者可以優先選取屬於自己的土地,優先入伍,優先招工,優先得到提拔,成為村鎮小組長,民兵班排長,優先招聘村鎮警務人員,獲得勞動模範等榮譽,獲得上級嘉獎等等。
正是有了一系列的評比獎勵措施,天堂島近10萬勞動大軍幹勁倍增,呈現出你追我趕的喜人局面,這讓勞動效率和拓荒成果極大的提升。
而這裡面,蘊含著董傑和東港建設指揮部一干人等的心血,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他們的聰明才智得到了極大發揮。
而東港拓殖的先進經驗,也第一時間總結並且得到推廣,讓包括新西安在內的新興城鎮獲益匪淺。
董傑可沒有忘了自己是殖民地部大臣,而不僅僅是東港建設指揮部總指揮,無論東港還是新西安,這兩座新興港口城鎮的建設成果,都有他無法抹煞的一份功勞。
在東港近10萬移民中,有超過1.33萬的自費移民,佔比接近15%。
這都是一些較有經濟實力的華人移民,來到東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