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1章 內華達鐵路,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月初六

一路向西的國王陛下火車專列,開啟了本年度邊境省份的巡視之旅,預計將走遍北部和南部邊境14個省,歷時兩月有餘。

11月21日

從科羅拉多高原向西抵達鹽湖城的鐵路工地上傳來好訊息,連綿的內華達山脈中最困難的塞拉嶺隧道打通,鐵路工程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中部大鐵路是交通部天字第一號工程,是起於長安,向西經鹽湖城直達科羅拉多高原距離最近的鐵路大動脈,連通第一大城市長安和第四大城市桃源的鐵路幹線,需要翻越莽莽內華達山脈,施工難度極高。

這一條鐵路幹線對維護大唐王國軍事安全,打通沿海內陸省份與北部諸省交通梗阻,實現人流和物流暢通聯絡,推動北部邊境省份經濟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

交通部大臣黃元甲子爵親自掛帥,在人力、物力和財力全面傾斜,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工程奇蹟。

在他們的前面是海拔2100米的內華達山脈,最初的40英里都是在崇山峻嶺中穿行,鐵路全線必須建設50座橋樑和10多條隧道。施工條件極為艱苦。

開工沒多久,在一次夏季突如其來的暴雨中,山洪暴發,便有幾百名苦役犯被衝落山崖,很多人被捲入河道中,造成了數十人死傷的大事故。

工程因此停頓了一個半月,10多名工程監督和一名現場高階工程師因此受到嚴厲追責,揹負處分扣薪3~6個月,

從開工到現在,歷時三年零個月,鐵路建設者們克服重重困難,戰風斗雪,無畏山區惡劣的自然條件,陸續鑿通了10多個隧道和建成40多座橋樑,硬生生的在內華達山脈中開闢出了一條鐵路大動脈的雛形。

這其中,70多英里長的塞拉嶺地區是難度最高,地質條件最複雜,環境最惡劣的施工地區,令人望而生畏。

苦役犯們需要在300多米高垂直的陡峭懸崖上,開闢出足以令兩輛火車交錯行駛的通道,他們用繩索將自己縛住,在半空中鑿出一個個炮眼,滑落的山石和磨斷的繩索,精疲力竭後的失手墜崖司空見慣,奪去了上千人的生命。

1855年和1856年冬季寒冷徹骨的內華達山脈,最低溫度降低到零下23度,連續三個多月的暴風雪,讓山區最厚的積雪高達10餘米,那些深入的山脈深處的一個又一個施工點,在寒冷的暴風雪中埋葬了無數生命。

中部大鐵路建設中,最長的隧道是唐納隧道,長達1600英尺,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隧道,建設難度可想而知。

在修建唐納隧道時,曾經發生過73次塌方冒頂,九次巖崩,4次泥漿倒灌和數百次程度不同的示警,幾乎隔三岔五就是一次事故,在工程建設中繳納了昂貴的學費。

在一次次挫折中,數以百計年輕的華人工程師從青澀走向成熟,在中部大鐵路工程設計論證階段到施工階段,前後歷時八年多,很多華人工程師在錘鍊中成長,在挫折中進步,具備了堪稱當今世界頂級的工程規劃建設能力。

塞拉嶺隧道正式開通,標誌著中部大鐵路最困難的施工節點被攻破,剩下10多座大型橋樑相繼完工後,便具備了全線鋪軌的能力。

預計再有一年半時間,至1858年4~5月份,建設5年多的中部大鐵路又稱“內華達鐵路”有望全線通車,使長安城,薩克拉門託與克羅拉多高原上的城市縮短2300多公里距離,不需要南下洛杉磯中轉。

屆時

大唐王國將建成兩縱兩橫的國家主幹鐵路網,輔以數10條鐵路支線,形成便及王國5萬人口以上城鎮的綿密鐵路網,極大的推動地區經濟建設,為邁進工業化國家夯實基礎。

中部大鐵路的建成,影響力不僅僅在於經濟和貿易,其軍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蓮花嬌養守則

十六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