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章 鑄幣權,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況則要好得多,在新貨幣發行中的金幣,銀幣和銅幣,同樣採用了從英國進口的壓鑄裝置,由於技術不敏感,大多數由經過培訓的華工操作。
大唐王國本身就是盛產黃金的地區,美洲地區最大的莫倫奇銅礦山也投入了生產,再加上臨近盛產白銀的墨西哥,黃金、白銀和銅資源充沛,因此發行了大量面值不同的硬幣,廣受人民群眾好評,接受程度很高。
大唐王國鑄造精美的部分金銀銅硬幣,在周邊的墨西哥以及太平洋對岸的大清國都極受歡迎,被當作硬通貨使用。
也正因為太受歡迎了,所以各種硬幣流失的速度很快,量也不小,反而造成王國內部市場相對緊缺。
針對這一問題,李察的指示就是進一步加大銀幣和銅幣的發行數量,繼續維持金幣發行的節奏和數量,緩解市場流通損失。
透過與南方墨西哥的貿易,海量墨西哥白銀流入大唐王國,這玩意兒根本不缺,再加上大唐王國本身就是銅礦資源極其豐富的國家,銀幣和銅幣可以敞開發行。
分量足,成色好,鑄造精美的大唐王國銀幣和銅幣,僅僅收取鑄造稅這一項權益,就能夠達到15%的豐厚收益。
金幣則要控制發行,以免大量的黃金資源外流。
當今世界各國,對鑄幣權益向來不重視。
尤其是製作粗糙的墨西哥銀洋,大清國銅含量不足的銅錢,使用麻煩的白銀,美國各州私下印製的鈔票,都能鮮明地體現出這一特點。
哪國人民都不傻,鑄造精美的大唐王國硬幣進入墨西哥,中美洲各國和大清國市場,立馬就受到廣泛歡迎。
份量沉甸甸的銅幣和銀幣,其本身就具備貨幣流通價值,在這些國家不但好用,而且會成為商家以及民眾廣泛接受的好錢,甚至捨不得拿出來用。
這就是當今世界貨幣流通中的怪現象,也是大唐王國硬幣越鑄越多,市面上反而流通緊缺的真正原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