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章 吃瓜歐洲,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耳其宮廷明確的承認法國對大部分聖地教堂擁有保護權。

在聖地問題上,奧斯曼帝國蘇丹依然猶豫,他誰也不敢得罪。

拉瓦萊蒂侯爵重申法國幾百年來獲得的特權,並不惜以武力相威脅。

歐洲輿論界普遍分析,面對法國強大的壓力,蘇丹恐怕撐不了多久,很大機率會同意。

若真是如此

無疑將激起沙俄皇室的滔天憤怒,沙皇自詡為“聖地保護者”,1774年《庫楚克—開納吉條約》中,規定東正教教會有高於天主教會的豁免和特權,為俄國沙皇這項權利提供了國際承認。

如今歐洲各國輿論的中心點就是;是否會因此爆發大規模戰爭?

法國人一直不安穩,四處拱火,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

所謂的“東方問題”和“聖地問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綜合性問題。

進入19世紀以來

由於奧斯曼帝國的衰弱,其龐大的領土和幅員讓英、法、俄、普、奧等歐洲各列強垂涎欲滴,都想在這塊肥肉上劃拉一口,這就是“東方問題”。

耶路撒冷處於奧斯曼帝國領土範圍內,在這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強盛的時候,誰都不敢說什麼,法國因此也美滋滋的當了幾百年“聖地保護者”。

這個基督教看重的頭銜在奧斯曼帝國一文不值,但卻足以讓歐洲各國搶破頭,尤其是沙俄,更是必須得之而後快。

在1768年至1774年爆發的俄第5次俄土戰爭中,沙俄終於得償所願,搶到了這個“聖地保護者”的榮耀。

法國佬這時候插手進來,其目的就是挑動暴躁的俄國毛熊,反正俄國毛熊與法國中間隔著奧匈帝國和普魯士。無論如何煽風點火,也傷不到法國的一根毫毛,只能把一口惡氣撒在奧斯曼帝國身上。

俄土戰爭一旦爆發

四國神聖同盟條約自然瓦解,人頭都打成狗腦子了,還怎麼共同對付法國人呢?

這就是法國皇帝路易-波拿巴打的如意算盤,他採用的是陽謀,各國都知道法國不懷好意,但卻奈何不了法國。

在“東方問題”上,俄羅斯和奧地利、英國都有矛盾,因此法國竭盡所能挑撥俄奧和俄英關係,表現的十分活躍。

對英國,路易-波拿巴主要是獻媚,再次承認英國趕走法國之後在埃及的優勢,並協調與英國的外交立場。

對奧地利,法國一面拉攏一面利用支援撒丁王國加富爾政府謀求義大利統一的計劃,以此來威脅奧地利。

一旦爆發俄土戰爭,奧匈帝國若是出兵支援沙俄,那麼法國就支援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而這是奧匈帝國無法接受的軟肋。

奧地利失去梅特涅這樣的外交大師,現在被法國人牽著鼻子走。

沙俄毛熊的尿性向來不經逗,暴脾氣一點就著……

李察一邊吃早餐,一邊津津有味的看著歐洲對當前“聖地問題”和“東方問題”的評論,感受到滿足的吃瓜快樂。

他知道,克里米亞戰爭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了。

說實話

歐洲各國對沙俄貪婪的觀感極為惡劣,從不認為東斯拉夫人和自己有毛線關係,宗教不同,語言不同,生活習俗也不同,就連世界觀都不同。

歐洲白人普遍認為;東斯拉夫人是白皮蒙古人。

這也不能怪歐洲人偏見,沙俄確實對土地擁有無窮無盡的貪婪,素來侵略成性,沒有藉口都要找藉口發動侵略戰爭。

如今法國人把戰爭藉口送到手上,沙俄能夠忍得住才怪。

落後就要捱打,奧斯曼帝國就是最明顯,最悲催的例子。

不答應法國人的要求,法國人就出兵揍他,若是答應法國的要求,俄國人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蓮花嬌養守則

十六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