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章 吃瓜歐洲,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天清晨
李察從酣睡中醒來,兩個嬌嫩嫩的小侍寢丫鬟八爪魚般的纏繞著他,睡得正香。
他沒有驚動兩女,起身後在丫鬟的服侍洗漱過後,便精神百倍的來到餐桌邊,坐下來享用一天中的豐盛早餐。
餐桌上擺放著葷素包子,油條,豆腐腦,糯米粽子,果汁,牛奶和麵包,還有乳酪及各種精緻小菜,林林種種數十個盤子,份量一個人根本吃不完。
李察來到桌邊坐下,端起牛奶杯喝了一口,拿起疊放在這裡的報紙認真看了起來。
這些都是一個月前的歐洲報紙,透過郵輪分發到美國紐約,費城,漢普頓以及南方的弗吉尼亞,佛羅里達等地。
快的一週時間,慢的延遲八九天。
李察手上的報紙透過中美洲巴拿馬中轉,送抵大唐王國的時候,基本上就在延後二十幾天到一個月這樣子。
李察一直堅持閱讀報紙,這樣才能知曉世界範圍內發生的大事件,避免訊息閉塞,成為坐井觀天的井底之蛙。
在神州大地
1847年是清道光宣宗二十四年,英國人在河南強租企圖遭到當地民眾強烈反對,被迫放棄踏足河南的企圖。
這一年,在英國公使德庇時脅迫下,兩廣總督耆英與廣東巡撫聯合釋出准許英人入城的告示,引起廣州群眾極大的憤慨,
群眾將告示撕毀,耆英派知府劉潯與英人密訂入城日期,數千名群眾闖入府衙,將劉潯的朝珠、公服燒燬,德庇時被迫將兵帶回香港,兩廣總督耆英密約兩年後允准英人進入廣州城。
這一年,湖南,廣西,江西,山西,陝西等地陸續爆發大規模群眾起義。太平天國起義運動如燎原之火,已經燃燒起來。
在歐洲
19世紀,英國外交政策基礎非常明確,以帕麥斯頓在1831年對威廉四世所說的話就是;
“保持英國作為歐洲仲裁者的地位,而後是全世界的仲裁者,這些由英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決定。”
自1815年,在擊敗法國皇帝拿破崙的維也納會議後,形成了以英國,普魯士,沙俄和奧匈帝國組成的神聖同盟圍困法國的歐洲局勢,主旨是防止法國拿破崙主義復辟,破壞歐洲均勢,並且一直延續至今。
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奪取了法國革命的果實後,法國國內的波拿巴主義者重新活躍起來。聲稱要改變1815年協定重繪歐洲版圖,這引起了整個歐洲的警惕。
這兩年,在法國威脅到比利時的中立地位時,俄羅斯主動向英國提出可以派遣軍隊來提防法國,不過事後證明這是虛驚一場,只不過是法國人玩的一個花招。
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不甘於寂寞,反覆在東方問題和聖地問題上挑唆,試圖破壞四國神聖同盟條約,打破環繞在法國身邊的枷鎖。
所謂的“東方問題”,就是指奧匈帝國。
所謂的“聖地問題”,就是耶穌的墳墓所在地耶路撒冷和耶穌的出身地伯利恆的教堂。
自十字軍時代以來
法國一直擁有豁免權和特權,1535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破天荒的與奧斯曼帝國蘇萊曼一世因為共同的敵人結為同盟,共同反對神聖羅馬帝國。
作為饋贈,法國對聖地教堂的保護權得到奧斯曼帝國確認,延續200多年。
法國王室作為“聖地保護者”身份,在宗教氛圍極其濃郁的歐洲,無疑是為法國皇室鍍上了一層金身,是一項神聖而崇高的榮譽。
到了1757年,出於沙俄的壓力,聖地保護權被還給了希臘人。
從報紙資訊能夠看到;
現如今
法國皇帝路易·波拿巴派遣拉瓦萊蒂侯爵去君士坦丁堡,要求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