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章 建設,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視察過“紅巖山谷”防禦體系之後,李察於次日上午,率領一干人等視察鳳凰城堡(丹佛)至桃源市之間,共計長達50多公里的防禦體系。
為了備戰
鳳凰城堡(丹佛)周邊約七、八公里的森林全都被砍伐殆盡,方圓20公里以內,沒有開發任何農莊和種植園,全部都是原生態的草原牧場。
寬闊的南佩雷特河流經此處原生態草原和森林,伸展出來的支流縱橫,沒有橋樑,也沒有道路。
唯一的道路是從鳳凰城堡至桃源市的寬闊大道,這條道路緊鄰著櫻桃溪走向,50多公里的道路沿途修建了十幾座橋樑。
防禦體系就是依託橋樑修建,一共有三處軍事稜堡,都是位於河面較寬,水流較急的河流一側,以控制橋樑為主。
從鳳凰城堡一路向西南方向延伸,這三處軍事稜堡分別為大梭堡,二梭堡和三梭堡,從三梭堡順著寬闊道路繼續再往西南方向十幾公里,就是桃源火車站要塞,順著道路繼續前行4~5公里就到了桃源市谷口要塞(印弟安山谷)。
秉承著層層抵禦的方針,大唐王國上下群策群力,設定了整套科羅拉多高原防禦體系,保密性做的相當不錯,花費少,防禦力高,必然會是美軍為之頭疼的大難題。
李察站在高高的大稜堡要塞上,俯瞰跨越數十米河流的大稜堡橋,所有情景一覽無餘。
城堡頂端的炮臺上架設著6門20磅火炮,12門九磅火炮,寬闊的射界基本上將方圓2~3公里全部涵蓋在內。
要塞第二層的射擊口,配備了12挺三腳架式風暴重機槍,完全可以用勐烈的火力封鎖橋樑,讓進攻美軍付出重大代價。
大稜堡要塞的範圍並不大,可以供800餘名守軍作戰,配合軍事要塞外面的胸牆與鐵絲網,防禦力可半點都不弱。
這是群策群力的智慧,李察沒有什麼可指導,但他出了個餿主意,道;
“諸位,在石橋底部可以安置木質托架,儲存大量黑火藥,必要的時候炸斷橋樑阻止美軍進攻。”
李察說到這裡,用手劃拉一下,將橋樑和大稜堡要塞周邊的範圍都包括在裡面,神色認真的繼續說道;
“想象一下吧!
當美軍付出重大代價,密密麻麻計程車兵突破橋樑火力防禦線,突破鐵絲網和胸牆防禦線衝進來,大稜堡要塞面臨腹背受敵的陷落危機。
這時候
“砰”的一下,劇烈的爆炸將整個橋樑炸斷,碎石拋灑的到處都是。
硝煙過後,美軍指揮官就會發現透過石橋的美軍士兵們,已經被阻隔在河岸的另一側,可望而不可及。
從後方趕來的大唐王國士兵源源不斷的抵達,對渡過河的美軍士兵形成反包圍……”
李察做了個包餃子的手勢,語氣中透露著無形冷酷意味;“在大稜堡要塞火力支援下,我們可以很容易的達成盡殲敵軍的計劃。屆時,真的很想看看美軍指揮官精彩臉色,該是何等的模樣?”
眾人聽後“嗞”的倒吸一口冷氣,感覺後嵴梁都涼颼颼的。
這一計,可真是絕戶計啊!
想想眾人又興奮了起來,這招“絕戶計”一旦實施,必將在美軍指揮官心中留下深重的陰影,對防禦作戰大有好處。
美軍一旦突破大稜堡要塞,前方就是科羅拉多高原上一望無際的灌既農田和種植園,若遭受戰火洗禮,這些辛勤開墾的農田就算是毀了。
能在這裡擋住美軍前進步伐,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
此時正值春暖花開的3月末
清澈河水潺潺,農田裡碧綠的秧苗一眼望不到邊,隔上一段距離就會看見由數十上百輛馬車圍成的“屯村”,在屯村附近必定有大量的地窩子,這是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