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5章 果然得用山來形容,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裝置過來。”
經過了三四天的確認,李三光已經被不斷重新整理自己認知的發現跟驚呆了。
之前沒發現還好,現在發現之後,居然才知道方圓十幾裡都是礦區。
也不知道為何之前就一直沒有找到。
除此之外,最讓人驚喜的是這個礦區的礦層的厚度,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搞清楚。
大家已經往地底下開挖了好幾仗的深度了,但是銀礦的品質不僅沒有下降,似乎還有變好的情況。
這就不能不讓人感到驚訝了。
“嗯,我已經在安排了。現在我們把礦區的分工調整一下,那些倭國人只能負責最基礎的挖礦工作,所有的冶煉相關的事情,都由我們自己人負責。
最好就是讓倭國人連自己開挖的是銀礦都不知道,這樣子的話他們就不會有太多的想法。”
王玄策雖然知道倭國人對於大唐非常崇拜,個個都為能夠給大唐幹活而感到驕傲。
但是他也害怕這幫人見錢眼開。
畢竟眼前的這個銀礦,實在是太讓人感到驚訝了。
哪怕是整個石見國,也不可能有如此多的財富。
這對於天天過著苦哈哈的日子的倭國人來說,誘惑力可不是一點點。
“這個主意不錯,讓倭國人做最基本的苦力活,也能把我們自己的人給解放出來。
等到我們難波津的人手過來之後,也可以讓他們順便招募一批倭國人過來。
到時候不同地方的幾波倭國人按照不同的分工,也可以讓他們之間形成競爭和產生一些矛盾。
這對於我們掌控這座礦山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李三光雖然只是一個匠人。
但是長期在各個礦區轉悠,對於許多事情也是很有心得的。
“是啊,這石見銀山的開採,完全依靠我們自己是不行的。
但是完全依靠倭國人,也沒有辦法讓人放心。
如何更好的利用倭國人把銀礦開採出來,又能讓他們乖乖的聽話,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按照現在的規模測算,要最大限度的把這座銀礦開採出來,至少是需要數萬名礦工。
而這麼多礦工,我們要管理,也是一個很有難度的事情。”
“長安城那邊應該有很多精通處理類似問題的人員,畢竟軍中需要管理的人員更多。
我們只要把訊息上報上去,把這裡的情況說清楚了,皇長孫那邊自然就會安排妥當。
關鍵是我們還是要儘快的把白銀生產出來。
長安城那邊鑄造的各種銀幣,現在非常的受歡迎,很多富貴人家都喜歡囤積銀幣呢。”
李三光這麼一說,王玄策也是很無語。
李承宗搞出銀幣出來,本來是為了緩解大唐的用錢慌,以及提高交易的便利性。
但是因為銀幣制作的太過精美,反倒是導致銀幣的流通量不是很高。
要破解這個局面,最好的辦法就是鑄造更多的銀幣出來。
市面上有足夠多的銀幣了,大家囤積銀幣的熱情應該就會下降一下。
或者到時候銀幣的數量足夠多了,哪怕是你們去囤積也沒有關係。
除了石見銀山,指不定還會有其他的銀山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