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紙菸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章 兩幅圖紙,寒門梟士,半紙菸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葉良辰提出的問題,雲逸心中也非常清楚。

在這個沒有化肥的年代,土地的產出其實非常有限。

遇到豐年的時候,交完賦稅剩下的餘糧,也許還能支撐一家人度過寒冬。

可是如果遇到災年,土地裡的產出,也許根本就不夠繳納賦稅。

官府雖然有鼓勵開荒的政策,而且新開墾的荒地,前三年還能免除賦稅。

但是為了避免投機取巧,官府也對開墾荒地做了一些硬性規定。

比如荒地一旦開墾出來,就必須前往官府進行報備。

報備過的土地雖然前三年可以免除賦稅,但是三年以後就必須用糧食繳納賦稅,而且不能以銀錢代替。

荒地報備之後,除非家中之人全部死絕,否則新開墾的荒地,就必須一直耕種下去,不能無故荒廢。

這些規定雖然可以有效避免投機取巧的事情發生,但是也嚴重打擊了農民開墾荒地的積極性。

畢竟這個年代的耕種,全靠人力和畜力。

如果開墾荒地太多,遇到農忙時節,人丁不旺的人家,根本就忙不過來。

有時甚至忙碌了一年,最終的收成還不一定足夠繳納田賦。

所以雖然官府一直在鼓勵墾荒,但是農民卻對墾荒這件事情很是謹慎。

自從決定留在桃源村後,雲逸就生出了把桃源村打造成世外桃源的心思。

既然要打造世外桃源,第一件事當然是先讓大家擺脫貧困。

按照雲逸的設想,其實走商業貿易的路子,應該是最快捷的途徑。

可是由於大周王朝士農工商等級森嚴,村民們但凡有一點活路,都不會捨棄自己的良籍。

所以雲逸在經過多日的思索之後,最終還是把主意打到了生產工具上面。

雲逸小時候也是在農村長大,所以對於耕地也有些印象。

他記得小時候雖然沒有聯合收割機等自動化機械裝置,但是靠著黃牛犁地,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正當他疑惑是不是因為大周王朝的土地太過貧瘠的時候,卻在堂叔家裡見到了用來耕地的直轅犁。

直到此時雲逸才搞明白,原來並非這個時空的土地貧瘠,而是因為大周王朝的耕種工具太過老舊,這才導致無法對土地進行深耕。

據云逸所知,自從曲轅犁和筒車在隋唐時期被髮明出來之後,一直延續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這才漸漸被現代化機械裝置所取代。

曲轅犁相比以前的直轅犁,做了許多重大的改進。

首先就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了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

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掉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畜力。

也正是因為曲轅犁和筒車的發明與普及,推動了唐代農業生產發展,使精耕細作的生產模式日益完善。

為開元盛世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物資與經濟基礎。

所以在下雨的那幾天裡,雲逸就根據記憶畫出了曲轅犁和筒車的圖紙。

準備這次進城的時候,就先找個鐵匠鋪把曲轅犁打造出來。

當雲逸說出他能解決耕作效率的問題時,整個酒樓大堂裡的人,都被他的話震驚到了。

待眾人反應過來後,剛準備開口嘲諷雲逸,一道急切的聲音便從酒樓的大門外傳了進來。

“雲逸,你真的能解決耕作效率的問題?”

眾人回頭望去,就看到縣令劉庚年和莊靜庵,聯袂從門外匆匆走了進來。

“學生見過莊先生、劉縣令。”

“學生見過老師、見過劉縣令。”

二人還未站定,眾人便紛紛躬身見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