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2章 虎賁軍的海洋戰略,刺明,拉丁海十三郎,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思想,認為農業是“生民率育之源,國家富強之本”。
以上這些重要歷史人物關於農本思想的論述,對我國重農抑商思想的長盛不衰發揮了重要作用;加之受“三綱五常”以及“父母在不遠游”等封建禮教的束縛,以開放、進取為特徵的海洋意識的形成受到極大的限制。
重農抑商成為貫穿於整個封建社會的經濟思想,深深地植根於封建經濟基礎之上的文化觀念,直接影響了中華民族走向海洋以及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形成。進入封建後期的明清兩朝,厲行海禁、閉關鎖國政策達數百年,使得中華民族寶貴的海洋意識幾近泯滅。
“對於海洋,我們認識多少呢?”
“鄭和七下西洋,看起來威風,但是,他是否真的認識了海洋呢?他下西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不重視海洋,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啊!大海空蕩蕩的,什麼東西都沒有,遠遠不如土地來的重要!但是,我要說,你們錯了!你們完全錯了!”
“海洋對我們非常的重要!甚至是關乎生命的重要!要是我們控制了海洋,倭寇根本就沒有上岸的機會!要是我們控制了海洋,日本也根本沒有在朝鮮登陸的機會!要是我們控制了海洋,西洋人的艦隊,根本不可能出現在南洋!”
“有朋自遠方來,有敵自海上來!以前,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太封閉,太自我,太清高,認為我們乃是天朝上國,是世界的核心,其他人都要仰仗我們的鼻息而存在。但是,我必須冷酷的告訴大家,你們又錯了!”
“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民族,也有許許多多的國家!和我們陸地相連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相當的部分,和我們是沒有陸地連線的。只有海洋,才能將所有的民族和國家,都聯絡在一起。換言之,海洋才是聯絡全世界的紐帶!”
張準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的話題,一步一步的引入核心。
不錯,明國人的思想,的確比較守舊,比較封閉。但是,你不能說,明朝人愚蠢。你不能說,明國人目前不懂得海洋的利益所在,以後也不懂得海洋的巨大利益所在。事實上,明朝人非常聰明,一旦他們的腦袋開竅了,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也很快。
比如說,徐光啟、孫元化、趙士禎等人,在接受了西洋傳來的各種科技文化知識以後,很快就能學為己用。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有關紅夷大炮的。紅夷大炮的準星、照門、刻度這些,都是徐光啟發明的。而孫元化,更是複製出了效能更加先進的紅夷大炮。
但是,有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鄭和七次下西洋,除了炫耀武力,還帶來一個巨大的後果,就是確信明國的周圍,根本沒有威脅明國的海上力量存在。從東亞到非洲海岸,根本沒有任何的國家,可以對明國造成海上的威脅。
這是一個巨大的誤會。一個屁股決定腦袋的誤會。當時的明國統治者,在建文帝的影響下,最先想到的,乃是鞏固自己的統治,而不是去獲取利益。當他們覺得自己的統治已經非常穩固,不會受到侵犯的時候,他們就對海洋無視了。
人如果太過聰明,很容易走歪門邪道。國家也是如此。如果鄭和艦隊,不是因為某些目的前往西洋,而是實實在在的想要發財致富的話,所過之處,早就成為明國的殖民地了。以當時鄭和艦隊的力量,拿下沿途的國家,根本是不費吹灰之力啊!
“現在,我要闡述的,乃是一些最基本的海洋理論。大家聽起來可能有點陌生,不過,我相信以大家的聰明,最終都會弄懂的。”
張準娓娓而談。
他要闡述的,的確就是一些最基本的理論,一些可以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基本海洋理論。只有虎賁軍海軍明白還不夠,還要在場的所有人,都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