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2章 虎賁軍的海洋戰略,刺明,拉丁海十三郎,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體的意思,都準確描述出來。有薛凝影這樣的編書高手幫忙,將《海權論》大體上覆製出來,難度並不大。既然難度不大,張準就毫不猶豫的剽竊過來了。
既然有《海權論》,為什麼沒有《戰爭論》?因為張準覺得根本沒有必要。《孫子兵法》的內容,要比《戰爭論》更加的全面,只要精通《孫子兵法》,在軍事謀略上,已經沒有什麼需要補充的了。甚至,在內心裡,張準覺得,《戰爭論》的描述,還不如《孫子兵法》呢。《孫子兵法》唯一的弱點,就是沒有闡述海洋,所以張準才要補上。
“以後的世界,是海洋的世界!”
“控制了大海,就等於是控制了大海周圍的一切!”
“強大的海軍艦隊,是海上爭霸的基礎!沒有海洋,我們寸步難行!殖民地的開拓,離不開強大的武力!我必須告訴在場的每個人,想要獲取高額的利潤,大力拓展海外殖民地,是非常必要的!”
“殖民地是什麼?簡單的說來,殖民地就是我們的市場,是我們的原材料產地。我們從殖民地買來原材料,然後加工成商品,然後再賣給殖民地的百姓,從中賺取高額的利潤。”
“比如說,種植棉花。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適合種植棉花的地方,都在偏遠地區,想要大規模的生產棉花,不太容易。要是在中原種植棉花,又會和糧食爭奪土地。那怎麼辦呢?我們可以到莫臥兒王朝去種棉花。”
“莫臥兒王朝就是以前的天竺,我們的船隊,可以到達那裡。根據情報,那裡的情況非常的混亂,大大小小的王,大王,小王,土王,互相爭鬥,一塌糊塗。要是我們的艦隊到達那裡,將他們都征服,我們就可以要求他們全部種植棉花,然後低價的賣給我們。又或者是,我們在那裡設定棉紡廠,就地取材,生產棉織品。”
張準話鋒一轉,轉到了最實質性的問題上——殖民地。
是的,張準一直都有野心,要讓明國的殖民地,遍佈全世界,提前取代英國,成為真正的世界霸主。但是,由於明國人傳統的思維方式,要他們接受殖民地的概念,還有點難度。沒辦法,明國人都太愛面子,喜歡聽到別人的讚揚,而不喜歡從別人的腰包裡面掏錢出來。
其實,在張準看來,朝鮮、日本、蒙古、南洋、印度、中東、非洲、澳洲、美洲,這些廣袤的地區,都是完全有可能成為明國的殖民地的。只要明國的海上力量足夠強大,完全可以將太平洋變成自己的內海,從而建立一個強悍無比的太平洋帝國。
沒錯,就是太平洋帝國。
“我的目標,是讓世界一半以上的陸地,一半以上的海洋,都有虎賁軍的軍旗在飄蕩!我們的艦隊,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海港裡停靠!我們漢人無論走到哪裡,就是哪裡的主人!希望儲君與我共勉!”
張準用這樣的結語,結束自己的演講。
“啪啪啪!”
下面傳來熱烈的掌聲。
張準微笑著點點頭,從講臺上面下來。其實,張準很清楚,要一下子將大家的思想都轉變過來,是根本不可能的。有關海洋的重要性,只能是讓大家一步一步的深入認識。不過,凡事只要有了開端,以後繼續努力,總會有結果的。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以後,張準對明國人的聰明才智,從來都沒有看輕過。明國人是聰明的,只是缺乏一點點正確的引導,這使得他們的聰明,沒有用對地方。認真說起來,朝廷的那些高官,有哪個是笨蛋的?只是他們的聰明才智,都用在了爭權奪利,勾心鬥角上。如果每個人都用在正道上,明國早就一飛沖天了。
這時候的英國,還有大部分的西洋列強,還剛剛起步,還沒有到達巔峰狀態。虎賁軍現在奮起直追,完全是沒有問題的。整個歐洲的人口加起來,都沒有明國的人口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