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撲朔迷離(六),明帝,長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靜的把眼睛盯在了泰松一行身上。
可以說,泰松一行在蒙古一舉一動已經成了最不可預知的變數。
沒有人相信泰松此行省親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緩和蒙古各部之間的矛盾,從而為大明利用蒙古對抗後金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這些都是表面上的東西,騙人的,也是不現實的,儘管許多人都是這樣認為,大明的官員、蒙古和後金的一些貴族也都是這麼想的。
對於元廷的傳國玉璽朱影龍並沒有多大的興趣,他只是不想這個東西落入後金皇太極的手裡,所以才極力的想把這個東西拿到自己手裡。
他只是沒有想到這塊傳國玉璽居然還牽涉了這樣一段恩怨在裡面,只是它的真假卻讓人懷疑,草原上不乏有謠言傳說傳國玉璽落入林丹汗之手,但是卻一直沒有得到證實,而卜石兔已經死了,傳國玉璽的下落就只有他的長子額璘臣或者是接受了他遺留勢力的白彥臺吉知道,但是白彥臺吉閉口不言,額璘臣也沒有說,或者他們兩個都不知道。
而因為傳國玉璽的原因,白彥臺吉毒死卜石兔並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有道是,利慾薰心,傳國玉璽雖然不是什麼舉世無雙的寶貝,但它的象徵意義非凡,誰得到了它,誰就可以以此證明他是蒙古人正朔,這正是有實力的野心家最想得到的所為天命或者名分,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得到了可比數十萬大軍!
而這麼個東西也只有在那些蒙古實力的野心家手裡才有用,普通人得了反而有性命之憂,漢人得了根本就是得物無所用,對朱影龍來說,它只是一塊雕工精緻的玉石罷了,擱著還佔地呢!
額璘臣的話可不可信,這是橫在朱影龍面前的一大難題,他沒有親眼見過額璘臣,雖然有泰松的親筆描述,但這裡面的真實性還是很難判斷,做為一個皇帝,多疑是不可舉的,但是卻不能沒有懷疑精神。
當然他不會忘記召見幾位心腹重臣商議,集中集體的智慧,但是這件事誰都沒有這個把握,眼前本來清晰明朗的局勢一下子變得撲朔迷離其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