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若塵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四章 經略海外,感生之術(4k),諸天:開局越女阿青,觀星若塵夢,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些給本國足額交稅的民眾,可是被視為王公貴族們的個人財產,豈能任憑他人引誘掠奪?
“不是從吳、楚等國吸收,而是另有其他的來源。”勾踐的眼神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長劍探出,指向江面以東,那是與東海相接連的地方,越過這條不太明顯的江海分界線,便是浩瀚無垠的汪洋:
“海外之廣博,尤勝於荊楚、中原。”勾踐的語氣中充滿了對未知的嚮往和決心:“夷州、澶州,方圓數萬裡,有民十數億。又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各有其君長,國雖小而弱,但加在一起,亦是一個龐大的數目。”
“若是派遣水師出征這些偏遠的海外島夷,既可磨練你跟范蠡訓練出來的新兵,亦可在島夷們臣服之後,在海外建立通商口岸,擴大海貿規模,並從這些島夷人中吸收人口、招募士兵。”
“除了島夷之外,海里亦遍佈著蛟龍之屬,有著以龍類為核心組織起來的一個個海族群落,相當於一些小國,掌握著深海之中的豐富資源,歷經千年萬年的積累,在量上可說是難以計數。”
“若能憑藉著我大越水師之威,讓這些所謂的‘龍王’亦稱臣納供,或許更能取得比島夷更盛的收穫……最終,在力量的增長上勝過北面的吳國。”
舌庸聽後有些吃驚,他從未想過越王勾踐會有如此宏大的計劃,居然想在與吳國為敵的同時,發動大規模的海外戰爭,但細細思索之下,卻是頗有道理。
要知道,由於越人大部分以漁捕維生,越國府庫的收入中,來自農業稅收的比例,一向低得驚人。相反,卻有七成以上來自於貿易,這七成中,又有大約一半來自於海上貿易。
因此,就目前而言,越國的經濟命脈在於貿易,而貿易則依賴於海上安全和繁榮。因此,向海外擴張,不僅是為了領土和資源,更是為了經濟繁榮和國家的未來。
……
“單純的水師,只怕是難以讓那些頑固不化的島夷臣服吧?想要讓這些部落氏族時代的野人配合我們的行事,規規矩矩地交易貨物,乃至於加入外越雜軍,多半還得要大量巫師幫忙。”
“到時候,神巫山、巫裡等地的人手不夠用了,莫非還得讓守護禹陵的巫師也加入其中,參與海外征伐,進行教化島夷、扶植親越政權的工作?”
崇無憂的臉上帶著幾分不悅,他身材高大,臉龐線條剛毅,身著黑色的巫袍,上有山巒峰嶽的紋飾,雙臂各套著五隻玉環,沉聲開口道:
“天下間的好戰之國,人民沒有過得安生的,社稷傳承沒有十分平穩的,就算可以爭霸一方,但也招惹上了大量敵人,斷絕了迴歸正常狀態的退路。國家常備著超出負擔的武力,終究稱不上好事。”
“好戰之風一旦吹起,不僅僅會影響到軍隊的習氣,還會進一步影響到官僚系統、世襲貴族,乃至於王族公室的思想,增加自己國家內鬥生亂的可能性,昔年強盛的商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在我看來,大越國祚如此長久,得以偏安一隅,那是一切皆以祭祀大禹為中心,其他的事情我們無需多管,於是國泰民安,一片和氣。”
“實話說,看吳王夫差這種窮兵黷武,四面招惹強敵的路子,只怕我們根本不用特意報仇,只需要守護、祭拜禹陵就行,因為敵人終將自取滅亡,而我們受禹王庇佑,將萬世長存。”
這是一種求安逸、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態度。常年守護禹陵,幾乎從沒參與過外界的事務,處於和平的狀態,自然會對這種似乎徒然招惹敵人的戰略有所抗拒。
聽到崇無憂如此言論,邊上的秦伊心中不禁冷笑,覺得對方實在太沒眼力見,不想跟著水師出海,那閉個死關就行,何必公然跟越王唱反調?
“徐國乃大費伯益之後,昔年徐偃王亦有仁義聖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