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拿天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節,暮春之令,海青拿天鵝,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坐穩天下,扶先帝幼子會稽王繼位。不料,會稽王還未到京城,在西涼平定羌亂地二皇子突然引軍回朝。董氏雖然得勝,此時元氣卻損耗大半。且手下軍士本是朝廷之師,經歷大戰之後,人心浮動,並不願再為董氏賣命。兵臨城下,二皇子發出戡亂佈告,董氏李氏禍亂朝廷京師,北軍、南軍、三輔京城戍衛軍士,從前為叛將所挾,今若投明,可既往不咎;若再有繼續助外戚為亂者,格殺勿論。
佈告發出之後,當夜,就有人在京城中譁變,開啟了城門。董氏兵敗如山倒,據守皇宮不到兩日,就被二皇子攻破,黨人盡誅,闔族抄滅。
就這樣,先帝過世之後,不到兩個月,朝中改天換地,二皇子登基為帝。
匈奴雖離中原遙遠,訊息卻不閉塞。
徽妍仍然記得當年,仁昭閼氏與單于的關係緊張了好一陣子,原因就是單于看到董氏佔了長安之後,想趁火打劫進攻中原。不過還沒等他的大軍跨過國境,二皇子就把局勢鎮住,戍邊的漢軍也並未懈怠,把他的先鋒打了回來,單于只得悻悻而歸。
而關於新帝□□,各種猜測也傳得紛紛揚揚。張挺是宮中的老人,見多識廣。徽妍曾經聽他私下分析,二皇子領軍去平定羌亂的時候,恰逢先帝病重。他許是早預料到了此亂難免,藉此自保,又拖著等到朝中那二位鬥得兩敗俱傷,回馬一槍,坐收漁利……
正神遊,忽然,一陣喧譁傳來。
馬蹄聲紛紛而清脆,警蹕儀仗齊整,從街道的那一頭開來。望見旗幟上的日月,眾人知道那就是御駕,連忙噤聲,端正衣冠,準備行禮迎駕。
待得漸漸近了,徽妍偷眼瞅去,卻見並無車駕。幾騎武弁甲士經過之後,一人忽而出現在眼前。
皇帝身著玄底獵裝,挺拔軒昂。衣服上似乎落了些雨,晨曦下泛著微光,愈顯得精神抖擻。
雖然許多年不曾見過他,徽妍卻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那張臉,從少年時就總有一股不經意般的冷峻之氣,嚴肅時更甚,簡直歲月無改。
坐騎將要經過面前時,她連忙收回目光低下頭,擋在前排人的背後。
“陛下怎不乘車,卻騎馬?”兩位侍婢好奇地小聲議論,旁人警示地輕咳一聲。
皇帝縱馬馳到官署前,看到等候在官署門外的使臣,行雲流水地撥轉馬頭,在他們面前停住。
“陛下。”徐恩見狀,忙走到皇帝面前一禮,道,“仁昭閼氏隨侍等人,覲見陛下。”
皇帝微笑,將馬鞭交給侍從,走過去。
“張內侍,”他說,“一別八年,別來無恙否。”
張挺激動不已,大聲道,“稟陛下,臣無恙!臣等遠赴胡地,盡尺寸報效之力,本以為將終老於塞外,未想得以歸漢而見聖面,此生無憾!”說罷,伏拜在地。眾人亦是動容,紛紛跟隨泣拜在地。
皇帝親自將張挺扶起,“眾卿萬里赴匈奴,其中艱辛,朕自知曉。”說罷,問徐恩,“筵席可備下了?”
徐恩答道:“筵席已在堂上設好。”
皇帝微笑,對眾人道,“朔方地處偏僻,雖無長安珍饈,但有新釀美酒,朕今日備下,為眾卿接風。”
眾人大喜。
樂師奏起鼓樂,喜氣洋洋,歸漢的侍臣們互相揖讓,跟著皇帝走入官署,脫履登堂。
皇帝在上首坐下,張挺與侍臣們正式覲見。
徽研身為女官之長,立在張挺身後。輪到她拜見的時候,皇帝看著她,莞爾,“王女史朕識得,當年在宮學,女史與朕同為弟子。”
徽研心裡噔了一下。
他果然還記得。
徽研不敢多想,伏拜道,“妾王徽妍,拜見陛下,伏惟安康。”
“女史平身。”皇帝答道,比起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