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李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頁,八路軍一一五師徵戰實錄,李文,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8月4日,山東分局聞訊召開了緊急會議,研究對付&ldo;八&iddot;三&rdo;事變的政策。羅榮桓也參加了這次會議,並就這一事件的意義和應該採取的對策發表了意見。他指出,當前共產黨的方針是&ldo;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rdo;。對待國民黨軍隊決不是要去進行分化和瓦解,但111師的事件是蔣介石分裂倒退政策逼出來的。事變的性質是正義的、進步的,是與全國人民的抗戰、團結、進步的要求一致的。八路軍必須予以支援。但這個師仍是一支舊軍隊,缺乏群眾基礎,加上整個東北軍中反動勢力很大,必然要鎮壓和分化這支部隊。因此,在該部隊可能出現混亂時,共產黨應該從各方面支援他們。羅榮桓提議,派萬毅和以前從這支部隊撤出的地下黨員王維平立即到111師去,與事變領導人一起穩定隊伍。
雖然與會的大多數人支援羅榮桓的意見,可是仍有相當一部分人對如此處理存有疑慮。他們的理由是,從大局上看,共產黨的主要方針是要與國民黨進行合作,並且與東北軍合作又是共產黨統一戰線的重點。一旦八路軍在這一事件中陷得太深,就會與原東北軍發生矛盾,使八路軍在山東樹敵太多,並給國民黨反動派提供口實。
這些人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在山東,共產黨太需要同盟者了。如果八路軍再失去東北軍,那麼自己將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
但是,事情的發展正如羅榮桓預料的那樣。由於倉促行動,東北軍的反動勢力剛一甦醒過來,就立即對郭維城所率進步力量進行瘋狂的反撲。孫煥彩糾集一些部隊搶佔了位於日(照)莒(縣)邊界、日莒公路以南的甲子山。參加事變的原東北軍111師大部被迫轉至八路軍的根據地進行休整,師長常恩多在轉移途中病逝。
甲子山所處的地理位置,就像一個楔子伸入當時已是八路軍根據地濱海地區的中部,孫煥彩的行動,也嚴重地威脅著濱海根據地的安全。
面對這一形勢,羅榮桓與朱瑞、黎玉、陳光等人共同研究,決定調部隊協助第111師進步力量,在8月中旬發起了討伐叛軍孫煥彩的戰鬥,收復了甲子山。第111師仍然使用原番號,經官兵代表民主選舉,萬毅擔任了師長,郭維城任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王維平任副主任。同時,從115師和抗大一分校抽調一批優秀的政工幹部和模範戰士支援111師,充實連隊,加強機關。羅榮桓還親自到這個部隊向廣大官兵作時事報告,講解國際反法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的形勢,使大家眼界大開,精神振奮,穩定了情緒,提高了抗日覺悟。
雖然111師的番號沒有改,但實際上,這支部隊已成為接近於八路軍政治立場的力量。
1942年10月,逃到日莒公路以北的孫煥彩又舉兵侵佔了甲子山區。山東軍區曾幫助第111師進行第二次甲子山討叛戰役,後因日偽軍進行冬季&ldo;掃蕩&rdo;而停止。孫煥彩控制著甲子山以南的部分地區,對八路軍大搞摩擦,成為濱海根據地的心腹之患。在羅榮桓的建議下,山東分局和山東軍政委員會決定集中優勢兵力,於12月中旬支援第111師,發起第三次甲子山討叛戰役。參戰部隊主要有剛從蘇北調回的教導5旅、教導2旅第6團、山東軍區第2旅第5團和第6團、濱海分割槽獨立團等單位。
在此之前,根據中央的指示,為支援在&ldo;皖南事變&rdo;遭到重大挫折的新四軍,山東的八路軍曾調一部分力量去支援新四軍,後來根據情況的變化,一部分已劃歸新四軍指揮的部隊又回到山東八路軍的建制。上述從蘇北調回的部隊就屬於這種情況。
在戰役發起之前,羅榮桓到教導5旅,看望了剛歸還建制的指戰員,並向大家作了戰鬥動員。他說:奪回甲子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