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無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頁,霸秦,嬴無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王一走,五國諸侯自然也沒興趣留在哪裡陪人耍猴玩,當下便有齊國太子當先撤兵歸國。之後楚王趙侯燕侯相繼撤軍,完了還要求魏軍調撥大軍歸國所需要的糧草。韓國此役折損了近萬人馬,心中雖有不甘。但在耗了一月之後還是不得不拔軍退走,提出的撤兵原因卻是韓國地老君上病重,必須回國控制事態。
到了七月初,六國聯軍大營裡便只剩下了魏國一家。
龐涓病了大半月,總算是命硬挺了過來,著手軍務之後見到聲勢一時無二的六國滅秦竟然演變成如此地步,心中不由積鬱悲憤。可兩軍對壘之下,魏軍一旦撤軍,等於是將河西之地拱手還給秦國。這個罪責龐涓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擔負的。
可兩軍對峙日久,魏國富庶也招架得住,可對軍隊士氣卻是損害頗大。可若要打,龐涓也沒把握。無奈之下,龐涓也是一頭鑽到了隨軍匠人的營地裡,研究起可抵擋秦軍強弩的盾牌去了。
這下,既讓吳狄大喜。也讓吳狄無奈。
喜得是對峙不戰,大利秦國,讓他吳狄有更多的時間訓練部隊和製造各種戰具。無奈的卻是魏國久不撤軍,長時間對峙下去。只怕最後被耗死的只能是秦國。
便也在這時,景監卻帶來了喜訊。
景監滿臉興奮。卻是取出了一幅羊皮書卷匯報導:&ldo;君上。此去洛陽王城。周天子聽聞我軍大破六國聯軍,殺敵兩萬有餘。自損不足二百,竟是大喜過望。不但全數允了君上的糧草兵器請求,還連連說道一定要親自見一見君上、左庶長和三公子。&rdo;
二哥渠梁聽地大喜,卻是問道:&ldo;周天子允了多少?&rdo;
當下景監便開啟書卷,笑道:&ldo;臣去洛陽,只見洛陽王城沒落,還道即便周天子願意助我,也只怕是杯水車薪,誰知洛陽府庫之內卻是所藏頗豐。計有十二萬件青銅兵器,一萬餘老舊戰車,十五萬擔糧食和一萬三千擔青鹽,只是鐵料鐵器不多,只有三萬餘斤。未見周天子之前,太師顏率便決意調撥半數與我秦國,那知見了周天子之後,周天子聽了我軍戰績,大喜過望,竟是要太師全數調撥。&rdo;
&ldo;好好好!&rdo;二哥渠梁聽著大喜,這些援助當中糧食雖是大宗,但卻沒有青銅兵器、戰車和食鹽貴重。可以說,洛陽的周天子已經是傾囊相助了。
秦國與洛陽的周王室著一種特殊複雜,近乎是血脈相連的情感,三百多年前地豐鎬之亂時,各國諸侯無人勤王的危難時刻,老秦人在穆公的率領下舉族東進,非但一戰殲滅了戎狄亂軍,而且還為周平王東遷洛陽貢獻了巨大的力量。東遷之後,周平王感念老秦人力挽狂瀾於既倒,便將周王室地根基之地關中盆地全部封給秦人,數百年流浪動盪的秦部族一舉成為了和天下群雄平起平坐的一等諸侯大國。
周平王冊封秦國時,曾感慨的對秦穆公說了一句話:&ldo;周秦同根,輒出西土,秦國定當大出於天下!&rdo;
而幾百年來周王室即便在日漸衰微之際,也從來沒有忘記秦國地任何一次戰勝之功。
七年前,秦獻公在石門大勝魏國公叔時,周王室還派來特使慶賀,特賜給秦獻公周王室最高貴的戰神禮服‐‐。那是周朝時,天子對大捷歸來的王師統帥頒賜地最高獎賞。
而秦國,不論是在王權淪落諸侯爭霸地春秋時代,還是眼下地戰國之初,雖說效仿其他諸侯做過一些有違周王室體制的事。但就在天下諸國已經不鳥周室,自稱為王不需周室冊封地時候,秦國卻還始終和周王室保持源遠流長的禮讓和尊敬,秦國歷代君王也都是按照祖制自稱為秦公,而不敢效仿魏國、楚國自封為王。而且,即便是進入戰國以來,洛陽王室衰落得只剩下方圓不足二百里的領地,只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