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美] 楊·T.格羅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頁,鄰人,[美] 楊·T.格羅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謀利&rdo;云云。
我們在這裡觸碰到了一個對於社會心理學家而言很有吸引力的議題:這一時期發生的兩個片段在集體記憶中的重疊。這片領土兩次被佔領,1939年被蘇聯紅軍,1941年被德國國防軍;在現有的敘述記載中,這兩段被佔領的記憶互相交纏。簡言之,猶太人對入侵的蘇聯紅軍的熱烈回應根本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縱觀1939‐1941年間猶太人與蘇軍之間的協作,我們並不能從中得出結論說這是獨屬於猶太群體的行為。5另一方面,顯而易見,當地的非猶太民眾卻在1941年熱烈地歡迎了入侵波蘭的德國國防軍,並普遍與德軍合作,其中甚至有屠殺猶太人的行動。
因此,當地的非猶太民眾在他們的敘述中,似乎將自己在1941年對德軍的態度(這一點始終是個禁忌,在波蘭史學中從未被研究過)投射在了1939年的猶太人身上,認為後者當時也是這樣公然歡迎蘇軍的。芬克什塔因的證詞中提到了拉茲沃夫的波蘭民眾接待德軍的場景,這段敘述讀起來像極了廣為流傳的關於加利西亞猶太人在1939年接待布林什維克黨人的故事。
米索雷夫上校稱,蘇聯軍隊曾從波蘭地下活動者中招募與他們合作的秘密警察,這一點也在勞丹斯基的傳記(自傳)中被證實了,這段歷史又怎麼解釋呢?有沒有可能,這是這個時代一個普遍現象的縮影?做出妥協而與一個專制政權合作的人,是否也會成為下一個接管這片地區的專制政權的合作者?這樣的人很有可能從一開始,就對新統治者及其政策表現出熱情友好的態度,以此提前博取當權者的信任,以防他們為前任政府服務的事情暴露。除此以外,他們同意協作還有可能是因為,一旦他們過往的個人記錄被新政府查到,他們就成了對方威脅勒索的最佳目標。讓我們重申一下,納粹黨,根據德國政治哲學家埃裡克&iddot;沃格林(eric voel)的說法,是一個不斷挖掘人類邪惡本能的組織‐‐不僅因為它將&ldo;烏合之眾&rdo;(rabble)拔升到掌權的位置,還因為&ldo;簡單的人,只要社會還是一個有序的整體,就仍然是正直、文明的人,但一旦哪裡出現騷動和混亂,社會組織潰散,他們就會暴走,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rdo;。6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