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島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 花機的利潤,明末天下1639,武陵島主,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依舊在醉生夢死之中。

半塘點秋園,董小宛用一隻小玻璃碗盛了清茶推到了張守言的身前。

“郎君試試妾身的手藝,”她笑了一笑,如玉美顏讓張守言心神旌動,“郎君送的這種茶我也是第一次沏泡,切莫笑話我。”

張守言跟著董小宛這幾日認真學習了品茶,一口抿下,口齒清香甘甜,應該算是好茶。

董小宛這幾日心緒一直頗佳,全是拜張守言這位街坊所賜。

上次畫舫風波,范家事後曾把董小宛愛財離船之事廣為傳播,可蘇州行裡都知道董小宛的脾性,加上范家愛用寶鈔付茶資的事早就傳開,反把范家淪為了一時笑談。

而張守言送與董小宛的幾首曲子,也被點秋園裡其她歌姬學了去,不幾日就傳遍了整個蘇州。

這回外間都說董小宛是愛了那位張郎君的“曲才”,才上了人家的船。

這件事給董小宛造成的影響變化:在她這裡坐一坐的茶資,被客人不約而同的升格到了十兩起步。

今日董小宛特意推了所有的應酬,請張守言過門一敘,專為表示感激。

董小宛也知道了張守言之前是個“和尚”,不愛文章詞句那些,便只和他談些花草、畫卷、小吃和蘇州的人情風物。

兩人很快就聊到了昨夜的那場大火。

“算是天佑,不是那場雨,左右織坊怕也是要倒黴,說起來蘇州城內織坊無數,這祝融之事每年不知要發生多少起呢。”

董小宛隨口而言,又替張守言滿了一杯茶。

張守言問及織坊,其實自有目的。

在張守言看來,在這亂世的立身之本無非是財與人兩樣。

有著金銀時空兌換生意,財他暫時是夠用的,可值得信任的人卻不好太收攏。

就拿他偌大一個張府來說,加上他三兄妹也才十一人,這八個奴僕是他選了又選挑出來的三家子人,還全部都是籤的死契。

張守言把目標放在了蘇州城的那些貧困而飽受壓迫的織工身上。

他明知道蘇州織業甲天下之左,水深不知幾許,但是張守言仍然決定插一腳進去。

“我素聞織工工錢都是日結,要是織坊有一日不開工了,織工們豈不是都要餓死。”

“哎,這得看東家的德性,”董小宛家裡之前就是做蘇繡的,多少知道行情,“心善的東家對常來坊裡做工的人會有接濟,心思薄涼的直接不管不問,反正只要叫一聲開工,門口等活的織工不知會聚來多少?”

“說起來,我倒想開一家織坊,不知有什麼忌諱沒有?”

董小宛聞言搖搖頭:“開織坊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確實難。”

“不知會有哪幾樣難處?”

“官面、行會和花機,這三樣最難。”

張守言奇了:“這官面和行會還好理解,可這花機卻是如何一個難法?”

董小宛露出了回憶的神色:“這織坊用的花機與尋常自家用的絕不相同,整個蘇州能做這種花機的人家不過八家。妾身聽說這選料備料就要好幾年,一家人三代男丁日夜不休,半月才能拿出一張合用的花機,尤其是花樓的部分最是難做,上面還要能坐穿花的小童。”

“除此之外,最難莫過於機上的鐵件,上百個裡不見得能有一個合用的。蘇州專打織機鐵件的有三家,每家每月能出的合用鐵件都有定數。我家當年最盛的時候,有織機二十五部,便是最後折舊賣了也能賣十兩一部。家母曾言,為了籌齊這二十五部,先父先後用了二十三年,每部用錢不下三十兩。”

“三十兩?”

張守言神色一動,他沒想到一張織坊專用的花機居然這麼貴,相當於崇禎十二年蘇州城裡150平民房的價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