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風隨飄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章 奧斯曼的紡織廠,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迎風隨飄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迪勒愕然發現工業化難度不是一點半點。

奧斯曼帝國本著有難度要加大難度,沒有難度要創造難度的思維,給工業化當頭一頓亂棒,打得鼻青臉腫。

阿迪勒知道奧斯曼帝國沒錢,故而優先發展輕工業,從最賺錢最能積累原始資本的紡織業開始,正好埃及地區有棉花有人,原材料問題解決,工人問題也能解決,順便再解決一下埃及地區的離心力。剩下的困難無非錢和技術,錢的話與商人合作,公私合營,官督商辦;技術的話只能從明印集團想辦法,甭管是引進技術還是偷技術買技術,聘請明印集團專家指導,總歸都能解決。

但阿迪勒錯誤的估計了官員能有多作妖。

首先在工業化選址上,阿迪勒捱了第一棍子。

埃及可是個好地方,美滋滋的好地方。蘇伊士運河一通,埃及就是個香鍋鍋,當三年埃及總督不貪不佔,十萬真金白銀到手,子孫兩代衣食無憂。埃及之前、現在、未來都是肥肉,奧斯曼帝國國內各派系都想吃這塊肥肉。阿里帕夏死了,埃及總督之位空懸至今,人人都想當,你阿迪勒算個嘚!

名義上是要搞輕工業,實際上分明是要當埃及總督!

穆拉德三世也很有意見,工業化是好東西,你既然要工業化,為什麼要把好東西放在埃及,而不是本土的安納托利亞?不是本土色雷斯?你說安納托利亞和色雷斯沒有棉花?從埃及運啊!不就是走海路,往後成本上多了運費嘛,就為一點點小錢,你就這般偏心埃及?你就把屁股坐歪了!

阿迪勒疲倦的據理力爭,他舉明印集團松江的例子,說明淮南水網發達連線長江,說明松江就在長江下游,生產出的棉布能第一時間送上船,原料輸送到加工不會走多餘的路不會花多餘的錢........

可穆拉德三世就是不聽。

一句“國本為重”,把阿迪勒的成本、原料、運輸、售價、盈利全堵回去。國本大於一切,穩定壓倒一切。

穆拉德三世欽定,奧斯曼帝國第一家棉紡織廠設在安納托利亞的伊茲密爾城,這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更是座處在奧斯曼核心範圍的城市,他的港口正對著島嶼星羅密佈的愛琴海,有克里特島的保護,很安全。

美中不足之處在於,整個安納托利亞不是平原地形,高原山地,沿海沖積平原與河谷平原被切分太碎,工廠用地徵地是個問題。

這還不算完,在經營方式上阿迪勒捱了第二棍。

考量現實情況,奧斯曼帝國官方同意官督商辦,但同意是同意,選擇執行辦理商人上,奧斯曼帝國官方自有一套邏輯。

阿迪勒原本打算是找商人,找有大筆資產、能夠抗住風險的商人,故而目光投在國外明印集團商人和國內猶太商人身上。猶太商人有錢,放高利貸成他民族傳統,有足夠資本可以抵抗市場風險,不至讓剛剛起步的工業過於脆弱。

奧斯曼帝國官方表示一派胡言,並予以全面否決。

跟明印集團商人合作,把外資引進來,那工業還是帝國的工業嗎?分明是明印集團的工業,明印集團的工業在帝國國土上落腳,再借著這由頭派間諜刺探情報,甚至乾脆駐軍,那可如何是好!引外資麻煩太多,算了算了。

跟猶太商人合作?更不可以啦!猶太商人是什麼東西,狗見了都要給巴掌的傻逼,撒旦在人間的代言人,從中世紀開始殺到現在都沒滅絕的小強。豈能跟猶太人合作?可不能只顧猶太人有錢,就把底線出賣給魔鬼啊!

由官方牽頭,表示要海選,要選拔信得過的商人,要選拔自己人,要把未來的危險扼殺於現在。在一次次徇私舞弊過後,塞滿了靠山很硬的商人,這些純粹手套形式的商人看上去家財萬貫,實則萬貫家財都不屬於他,抗風險極弱。

但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狂野北美1846

葡萄無牙

大宋:兩個月後穿越,線上急等!

雨景天

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

迎風隨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