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3章 搞定了朱棣就沒啥好怕的了,大明孽子,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套科學體系的建設,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哪怕是朱瞻墉在京師大學堂泡了好幾個月,也只是搭起來一個大的框架。
要讓大明的科學技術在這個框架內不斷的發展,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社會對這些東西的認可程度。
從事這些技術研究人員的社會地位。
如果這些人一直都是屬於社會底層,遠遠不如其他的讀書人,那麼科學技術的發展肯定是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相反的,如果大明從上到下都認可這些研究方向,覺得這些研究很有價值,那麼情況就會慢慢的發生改變。
朱瞻墉之前要求那麼多的皇室子弟去到京師大學堂學習,甚至為此不惜改變了藩王就藩的一些規定。
這都是為了提高大家對從事科學技術的人才的地位和重視程度。
如果大明的勳貴和宗室子弟都在從事科學技術研究,那麼其他人會怎麼想?
上行下效。
不管是什麼時候,這個詞語都是真理。
後世一個單位的領導喜歡打羽毛球,然後單位裡頭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羽毛球活動。
似乎大家都是羽毛球愛好者一樣。
而一旦這個領導換了,來一個喜歡打籃球的,那麼單位裡頭的眾人立馬就變成了籃球愛好者。
如果這個領導突然轉變了愛好,變得喜歡打網球了,那麼大家的風向也是立馬跟著變化。
這個道理放在科學技術上面,也是一樣的。
不管是數學還是物理學、化學,亦或是醫學、農學等各方面的東西,只要大明的勳貴、高官能夠對他們提起充分的興趣和重視,就不用擔心沒有人去研究這些東西。
而只要有了足夠的人去研究學習,自然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成果冒出來。
而有了成果之後,大家也能更加直觀的感受到這些研究帶來的好處,積極性就會更高。
無疑,朱瞻墉現在就是在做這樣子的引導工作。
他這個當今皇上是科學技術的愛好者,支持者,下面肯定有人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的,都會向這個方面去靠攏。
朝中還有不少人是看著朱棣的動靜,這個時候如果朱棣也跟著朱瞻墉一樣成為了科學技術的支持者,那麼上行下效的效果就更大了。
“爺爺,這嫁接技術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技術。”
“比如把李子樹和蘋果樹嫁接在一起,會得到全新的一種水果。”
“不耐寒的水果跟耐旱的水果嫁接在一起,有可能會得到耐旱耐寒的新品種。”
“甚至透過嫁接技術或者是其他的技術相互配合,讓水果的口感等實現全方位的突破。
”
“這裡面的東西,值得很多人去研究一輩子……”
朱瞻墉就嫁接技術跟朱棣和朱高熾吹水了十幾分鍾。
雖然暫時還沒有直接的成果展示出來,但是朱棣和朱高熾這一次難得的沒有反駁。
畢竟,農作物和蔬菜、水果這些東西,算是大家的傳統認知範圍內的莊稼範疇的東西。
對這些東西做改進,,是大家都支援的。
“瞻墉,這養殖場距離京師大學堂也不是很遠。”
“聽你說了半天,朕發現許多東西都跟京師大學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乾脆我們現在就去京師大學堂轉一轉,看看現在學堂裡面都在搞什麼研究。”
朱棣對京師大學堂的好奇心現在是被徹底的吊起來了。
所以主動的提出來要去那裡參觀。
前段時間,京師大學堂可是沒有少吸引大家的關注。
六部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