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2章 重新整理朱棣的認知,大明孽子,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些思想是大家從小到大都被灌輸的。

在大家的腦海之中,那就是真理。

是容不得辯駁,也是不需要去辯駁的。

很顯然,勤儉節約在朱棣看來,就是屬於這樣子的真理。

平時壓根都不需要去想這句話有沒有問題,是不是說錯了。

今天朱瞻墉卻是說勤儉節約不對,要鼓勵消費。

這不就是要鼓勵大家浪費嗎?

這完全就是妖言惑眾啊。

要不是說這話的是朱瞻墉,是大明皇帝,朱棣直接就讓人把他抓起來了。

“爺爺,您說的沒有錯,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值得大家去推崇,去遵守。”

“在大方向上,這句話一直都是沒有問題,以後也是繼續適用的。”

朱瞻墉現在也很懂跟人交談的話術掌控。

跟朱棣說話,自然是不能一直都在那裡反駁人家。

要不然你這讓人家太上皇的臉面往哪裡擱啊?

怎麼體現尊老愛幼啊?

所以先肯定對方,然後再來一個但是,就是朱瞻墉跟朱棣交談的時候最喜歡使用的套路了。

雖然朱棣對此也已經有一定的預防心理,但是每一次還是會落到朱瞻墉的圈套之中。

好在過去那些年,朱棣也是樂此不疲。

“比如一家人一年只有幾兩銀子的收入,但卻是要養活十幾口人。”

“這種情況下,需要勤儉節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再比如朝廷各個衙門在使用錢財的時候,要儘可能的勤儉節約,這也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並不是什麼時候勤儉節約都是對的。”

“試想一下,如果現在所有的百姓和勳貴官員都勤儉節約,每年都不購買新的棉布,不從市面上購買各種各樣的貨物,只是過著最低限度的保證生存的日子。”

“那麼大明會變成什麼樣?”

“到時候是不是各個作坊都沒有了生意,他們生產出來的東西沒有了銷路。”

“那麼各個作坊裡頭的匠人,顯然也是會失去了工作,朝廷也沒有辦法從這些地方獲得賦稅收入。”

“而種植水果和莊稼的百姓,他們的收成也會變得沒有辦法賣出去。”

“那麼不斷的降價似乎就成為了必然,最終沒有錢掙之後大家就不會去種植這些東西。”

“幾年迴圈下來,大明的各行各業都會變得蕭條無比。”

“這肯定不是朝廷希望看到的場景吧?”

朱瞻墉這麼通俗的一舉例,朱棣和朱高熾都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明明覺得有點匪夷所思,為什麼聽完之後又覺得很有道理呢。

他們都不知道要怎麼反駁才行了,所以沒有吭聲。

朱瞻墉乾脆繼續在那裡說道:“相反的,如果鼓勵大家消費,鼓勵大家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去消費,情況就會不一樣了。”

“每年買一些棉布、羊毛線,時不時的購買一些鯨魚肉乾或者是鹹魚或者水果罐頭。”

“有能力的情況下可以購買四輪馬車或者是其他的奢侈品。”

“這麼一來,大明的各個作坊就都能不斷的發展壯大,從而為大明提供更多的商品,也讓商品的價格不斷下降,讓更多的人能夠消費得起。”

“與此同時,伴隨著作坊的擴大,商人獲得了更多的利益,僱傭了更多的匠人,這些匠人的待遇也有望不斷的提升。”

“最終整個產業鏈都獲得了好處,大家的收入也都不斷的上漲。”

“朝廷在這個過程之中,賦稅收入也在不斷的增加。”

“這種朝廷好,商家好,百姓好的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家有五小寶:相公好凶猛(大結局)

藍小鬱

大唐:李世民的頭號打手

黑五類

綜影世界奪美,我繫結了主角

一點飛上天

大明孽子

南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