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2章 重新整理朱棣的認知,大明孽子,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難道不值得鼓勵嗎?”
朱瞻墉再一次的反問了一句。
朱棣張了張嘴,想要反駁什麼,但是不知道從而說起。
“偷換概念,你這絕對是屬於偷換概念。”
“瞻墉,你這屬於詭辯,沒有人會認可的。”
看到老爹很尷尬,朱高熾果斷的站出來反駁自己的兒子。
這點覺悟,他還是有的。
“爹,是不是詭辯,大家看一看京師大學堂商學院的一些論文就可以知道一二了。”
“過往大家都是基於感官上的直接,認為勤儉節約就是最好的,鋪張浪費是不值得鼓勵的。”
“其實適度的鋪張浪費,適度的鼓勵消費,也不是什麼壞事。”
“當然了,凡事都不是絕對的,有些場合肯定是要注意節約的。”
“就比如行軍打仗,大家要是完全在那裡浪費糧食之類的,那指不定就出現大問題了。”
朱瞻墉這麼一說,算是給大家都有了一個下臺階。
至少他沒有否認勤儉節約這個傳統美德是錯誤的。
也沒有一味地說不管是什麼時候都需要鼓勵消費。
“太上皇,皇上,我們的養殖場裡面也有一個大魚塘,如今正在研究養殖草魚、鯉魚等魚類。”
“那裡也有一些新鮮的東西跟大家的理解很不一樣的,要不我們去那裡看看?”
張升站在那裡看著朱棣、朱高熾和朱瞻墉三個不斷的爭執,也是覺得壓力山大。
可千萬不要因為這些爭執影響了自己的養殖場啊。
所以他果斷的站出來轉移話題了。
“養魚?”
“這個自古以來就有人去做,有什麼特別好看的嗎?”
朱棣不是一個愛吃魚的人。
特別是澹水魚,很多骨頭,又不好運輸,他還真不是特別的喜歡。
在大明的很多地方,大家也沒有吃魚的習慣。
特別是在西北等地,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吃過魚嗯。
“爺爺,還真是有點比較特別的地方,舅舅說的可是沒錯。”
“要不我們就去魚塘那邊看看,那裡有一種全新的養殖模式,值得大家去看看。”
朱瞻墉自然是明白張升的意思,所以倒也沒有再堅持什麼,反而是順著他的話繼續說了下去。
“那就去看一看吧。”
“朕倒是好奇,一個養魚你還能搞出什麼花樣出來。”
朱棣一邊說,一邊在亦失哈的攙扶下,朝著前方而去。
很快的,大家就來到了一片魚塘的面前。
“太上皇,這魚塘佔地面積有五畝地,魚塘的邊上準備種植一些果樹。”
“這些果樹下面可以用來養雞鴨,特別是鴨子,他們喜歡在水裡面活動。”
“到時候不僅可以提供肉食,還可以提供鴨絨。”
這一次,張升主動的在那裡介紹了起來。
“魚塘旁邊養雞鴨,種植水果,這裡面有什麼說道不?”
朱高熾很是給自己的小舅子面子,主動的在那裡當起了拖。
“姐夫,還真是有說道呢。”
“用京師大學堂農學院的說法,這叫做生態養殖。”
“魚塘養魚之後,每年都需要對魚塘裡面的淤泥進行清理。”
“而這些淤泥本身很是肥沃,是給到果樹的好土壤。”
“而雞鴨在果樹下面養殖,一方面可以幫忙清除果樹下面的蟲子和雜草,一方面雞鴨的糞便本身也是可以給魚塘提供飼料。”
“大家恐怕不清楚,這雞鴨的糞便很多時候都消化的不是很完全,完全可以二次利用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