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雷霆萬鈞,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九十五章雷霆萬鈞
瞿能看著手中的資料,黃河鐵路橋修建好之後,朝廷已經批准了。撥出特別款項,沿著黃河西岸修建鐵路,一直到榆林前線。
從而保證前線的戰事籌備。
就在這個時候,幾乎每過幾日,後方鐵路就向前延伸一米。
雖然黃河西岸地勢也不算平坦,但是山巒比較少,即便有高低起伏,也有辦法削平墊高。這種純粹的土方作業,而不需要挖隧道,架鐵橋。速度不會太慢了。
瞿能瞭解大軍後勤沒有問題之後。根本沒有將陝西軍防在心上。
無他,這一場戰事,他已經等了一年多了。
在此之前,北軍在河套地區只有數千騎兵,畢竟河套地區本來就是草原荒漠沙漠地區都有。這種情況之下,數千騎兵在這片區域還能維持,最少草料是可以自給自足的。而更多的軍隊,就不是這個樣子的。
但是這些軍隊這一段時間並不是什麼事情都沒有做的。
他們早就將敵人的情況,搞清楚了。
瞿能根本不用再做偵查了。
這一戰,瞿能胸有成竹。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打發。而在榆林之戰。瞿能就已經準備了,以堂堂正正之師,雷霆萬鈞之勢壓過去,不要任何花俏。就是用無數火炮火藥將榆林城給淹沒了。
原因也很簡單。
那就是,在這裡有太多的優勢了。
瞿能才不管打仗花多少錢,他只知道,有這一條鐵路在,後方的火藥火炮糧食等物資根本不會缺少。而南軍那邊可不是這個樣子。自然要發揮出自己的優勢。
鐵錘砸核桃,看看誰硬。
而且瞿能也想讓對方看看,他們所謂的鐵壁金湯不足恃。這不僅僅是瞿能的想法,其實也是樞密院很多人的想法。因為戰場形勢,已經讓北京樞密院總參謀部,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未來即便有野戰的優勢,也不可能確定勝利。唯有強大的攻堅能力,才是讓敵人失去抵抗勇氣的辦法。
當年北軍面對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戰鬥中消滅地方,而是消滅在堅固城池之中的敵人。
今日榆林之戰。不過,這麼多年研究攻城戰術的集體演示。
所以,瞿能一點也不急。
等大軍到期,修整數日之後,才發起了進攻,首先騎兵大規模出擊,就好像是洪水一般,滔滔而下。將榆林防線分割成為幾處不能聯絡的幾處要點。
當然了,在這其中,南軍騎兵進行了堅決的抵抗。
宋晟豈能不知道,守城必守野。
當守城戰,打到只能固守城池的事情,戰事已經進入下半場了。
只是,雙方騎兵在質量上相差不大。
蒙古騎兵,也就所謂的韃騎,在明軍之中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編制。畢竟,在開國之初,朱元璋收集所有騎兵才不過數萬騎,比起其他軍隊少之又少。而在數年之後,就是十數萬騎之多。其中有大量降兵。
到了明成祖乾脆在三大營之中,有設了三千營,而三千營就是韃騎。作為明軍的精銳主力之一。
所以蒙古騎兵戰術戰法,加上大明的物資保障。就是大明騎兵的底色,後期還增加了一些火器的使用。
而今雙方情況差不多。
這些騎兵大多都有手銃。還有好幾把。但是手銃這東西在馬上固然是有作用的。但是更多的事情,還需要長刀廝殺。雙方的區別大概是南軍騎兵漢騎多一點,北軍騎兵蒙古騎兵多一點。
但是彼此都是胡漢摻雜。
雙方廝殺很是慘烈。
從一個兩人,到數十人的斥候戰,到數百人上千人的大隊騎兵衝擊,甚至榆林城下,掩護大軍立營數萬騎兵廝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