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方孝孺的震動,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十一章方孝孺的震動

原因無他,大家都想將皇許可權制住。最少皇帝不能想殺人就殺人。

朱元璋與南方士大夫們之間的爭鬥,固然是改革與守舊的爭鬥。但同樣也是君權與臣權的爭鬥。

而何夕的做法,是徹底將君權給壓下來了。最少,今後皇帝與大臣坐而論道的場景,將會再次發生。

原因很簡單,民意不在君,君主卻必須尊重民意,這是他法統的來源。皇帝被套上了層層枷鎖。

而方孝孺最為感嘆。

方孝孺對何夕從來是厭惡的。

方孝孺與何夕根本的分歧,就在於很多年前天人感應的爭論。

天人感應這一套理論,是有問題的。方孝孺其實也知道,很多大儒對天人感應都不以為然,就是朱熹在自然科學上其實也很有造詣的。有些東西,他們都懂。

王安石都說天命不足畏?王安石也是大儒,他這樣的話,可不是亂說的。也是有隻覺得根據的。

但是天人感應在政治上的作用更重要。

大臣需要天命來制衡皇帝。

何夕在所有人面前戳破,顯示出何夕很厲害。但是於天下大事,有什麼用啊?在很多人看來,何夕說的好聽點,是帝黨,說得不好聽的,那是朱元璋的狗腿子。

為朱元璋張目。

從一開始,立場就不對。沒有從道不從君,而是想辦法為朱元璋為虎作倀。這分明是佞臣。

這讓方孝孺如何喜歡。

即便,何夕的學說再好,再有用。從發點是錯誤的。這一件事情,只會越來越錯,不會有其他方向。

只是,何夕這一篇大文章,一下子將方孝孺打懵。他幾乎不敢相信,這是何夕寫的。不過,方孝孺隨即想到一種可能。心中暗道:“莫不是何夕有意帝位?”

聖德論,否定了皇帝的神聖性,必然帶來一個作用,那就是誰有德於天下,誰就能當皇帝的邏輯。

所以,如果這一篇文章,能作為何夕篡位之前的籌備也是可以的。

想到這裡,方孝孺微微安心。

他寧肯相信何夕是包藏禍心。否則,如果何夕是對的。那麼他這麼多年的努力又算得了什麼?特別是他在太子面前的堅持。

“何夕只能是錯的。也必須是錯的。”方孝孺心中暗道。不過,當他想起何夕所做所為,就再次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即便何夕在這上面有那麼一丟丟的閃光點,但是何夕整體政策,有太多不合聖賢之道。苛待百姓。

自然是大錯特錯了。

-------

“丁先生。”朱允炆說道:“你說北京那麼是做什麼的?朱雄英怎麼能容忍何夕寫這樣的文章?這簡直是藐視皇室。如果是朕,朕一定要誅其九族,讓天下人都與朝廷作對的下場。你說對嗎?”

朱允炆這一番話,看似說得是何夕,其實是指丁顯。

丁顯聽的背後冷汗直流。心中對何夕生出了無限的抱怨,暗道:“你做死,也不要拉上我啊?”

這一段時間,丁顯在南京找到了自己的地位,將何夕留在南京的勢力保護了起來,對少府太平鐵廠這個機構重新整合,想盡辦法提高產能。從而支援前線。

掌控了這些東西,丁顯在朝廷上也算是有一些班底了。最少了不算是光桿司令了。

但是凡是有利就由弊端。

這不,弊端就來了。

朱允炆之前對何夕學說並沒有什麼反對的意思。特別是朱元璋之前的叮囑。甚至有一些看重。但是而今卻不一樣了。朱允炆對何夕的學說厭惡之極。

誅殺何夕九族的心思,自然是有的。即便何夕的妻子,是自己親姑姑。也不在乎。

但是這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