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方孝孺的震動,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思,不用說出來。
朱允炆之所以說出來,就是警告丁顯。朱允炆看得明白,何夕的理論是一套完整的體系,在自然科學方面是科學方法論,邏輯學,實證等研究方法。在政治上方面,就是提倡民重君輕,提倡人人平等,保護百姓的基本權力,王在法下等等。
之前,民意論引而不發,導致很多人覺得何夕的學說不完整。而今看來,什麼不完整,僅僅是沒有說而已。
也就是說,朱允炆判斷何夕這一次,並不是倉促發出的。而是蓄謀已久的。而這種大逆不道的思想本身就根治在何夕的學說之中。
朱允炆自然對重用何夕徒子徒孫的丁顯感到不舒服。如果用可能的花,朱允炆甚至想來一場大清洗,文字獄,將何夕相關的東西,全部給毀掉,清理掉。
但是,朱允炆必須面對現實。
那就是,南京軍械生產大規模落後於北京。
魏國公徐達答應出山了。他效仿北京方面提出一整份編制表。其中編練八十萬大軍,所需要的火炮都有數千門之多。而且都要新式的輕便的火炮。這些火炮都需要生產出來。
產能根本跟不上。
而在大明,搞軍工生產這方面,是何夕最好,其次就是何夕的徒子徒孫。在戰事的關鍵時刻,豈能說不用就不用了。
只是朱允文覺得,該敲打一下還是有的。於是就有了這一番話。
丁顯立即說道:“陛下,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朱允炆嘴角一抽,帶著幾分冷笑,說道:“何喜之有啊?”
丁顯說道:“臣以為這一篇文章,代表著北賊君臣不合,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了。這分明是何夕想要篡位的先兆啊。賊人不戰自亂,豈不是陛下的福氣所致。天命所歸啊。”
朱允炆聽丁顯這樣說,心中微微沉思,發現的確有這個可能,頓時輕輕一笑,臉色好很多了。說道:“還是你會說話。”
丁顯說道:“陛下,這哪裡是臣會說話,這分明是臣實話實說而已。”
朱允炆笑道:“如此,何夕不反,朕斬你首級如何?”
“這------”丁顯頓時一愣,畏畏縮縮的不敢說話。似乎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了。
朱允炆見狀不由大笑。
丁顯聽了朱允炆的笑聲,內心之中才算鬆了一口氣。
以丁顯的城府,怎麼可能在朱允炆面前出醜。不過是偽裝的而已,從而化解朱允炆的惡意。此刻聽朱允炆這樣笑,才覺得這一關總算是過去了。
等朱允炆不笑了。
丁顯這才小聲說道:“陛下,臣是這樣想的,不管何夕到底是怎麼想的?有事沒事就傳一些謠言,也是很簡單的事情,不過以臣看來,一山難容二虎,何夕與逆賊,遲早要出事的。”
這一句話,是丁顯的心理話,朱雄英與何夕之間的權力結構明顯是有問題的。這問題一定會爆發,很多人都能看出來。但是這問題什麼時候爆發卻說不定了。
朱允炆也明白這個道理,心中暗道:“大兄啊大兄,你還是不行啊。”
從權力上來看,朱允炆好歹也是坐穩了位置,下面沒有人能威脅到他的皇位,代價是,朝廷財政還有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有所下降。但是北京那邊,卻是何夕霸佔了大權。將來即便北京得了天下,朱雄英能不能在皇位上,還是兩可之間的。
更不要說,這種激烈的矛盾,隨時都可能爆發出來,有這樣的隱患,他朱雄英又怎麼能與他朱允炆爭奪天下。
朱允炆說道:“好,這一件事情,就交給你了。你要你剛剛說的話,傳得天下皆知,另外。”朱允炆微微一頓,說道:“專門派人去找何夕,宣讀朕的聖旨,他只要肯投降,朕給他國公,世襲罔替。代代不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