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章 大文章,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八章大文章

朱雄英自然知道這個正副議長是給誰準備的。說道:“也好。”隨即扯開這個話題,說道:“這議會的風聲已經傳出去這麼多天了。是不是可以召開了。”

何夕說道:“還剩最後一件事情。”

朱雄英說道:“什麼事情?”

何夕說道:“一篇文章。”何夕隨即從懷中掏出一篇文章,畢恭畢敬遞給了朱雄英。

朱雄英拿過來一看,卻是聖德論。

這一篇文章,可以說是何夕儒學功底的呈現,而且他私下裡與很多人商議過。作為一篇非常重要的政論文章。很多人覺得,他能與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相提並論。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建立起漢代以來中國古代王朝的意識形態,在此之後,雖然歷朝歷代都有增添,但都是天人感應之上修修補補而已。

而何夕這一篇文章,確實在討論君主所謂的聖德在何處?

前半篇,其實是一個匯總,將儒家之中很多民重的思想進行具體的闡述,並且將三皇五帝的聖德具體描述出來,引申出三皇五帝是因為有功於百姓,為百姓排憂解難。而桀紂之君之所謂為桀紂,乃是對百姓殘害。

也就是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君主有德,能安百姓,才是聖君。否則就不是。

這些還是在傳統儒學之中打轉,何夕並沒有提出任何新東西。

但是下面就不一樣了。

先講了後世很多昏君的事蹟,比如大名鼎鼎的何不食肉糜。從而說明這些皇帝為什麼這樣,就是因為他們與下面距離太遠了,聽不到下面的呼聲。

是以,上下交通,令下情上達是多麼的重要。

到了這裡,才交代出議會這個設定。

令天下長者到京師議論天下大事。令天下人知之,朝廷擇其善而從之。云云。

何夕這一篇文章,寫得含而不露。

但是對於能懂的人都懂,不能懂的人,就不必懂了。

何夕這一篇文章,本質上是何夕學派在政治上的發聲,何夕之前一直迴避政治領域。而今到了不得不解釋的地步了。看似簡單的話,其實說了一問題。

皇帝為什麼是皇帝?

在傳統儒學之中,皇帝是天子,是星宿,是半神。所以是皇帝。是宗族之長。而他們下面的宗族也能按照皇帝管理百姓一樣,管理自己宗族中的人。

而何夕之前支援人人平等,其實就否定了皇帝的神聖性。

這才是很多儒生前仆後繼的反對的原因。皇帝不神聖了。那麼誰都能是皇帝,如此一來,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起了心思,天下非大亂不可。

而何夕在文章之中沒有具有說皇帝如何不神聖,他僅僅說皇帝如何神聖。那就是為百姓謀福祉。秉承民重君輕的態度。

皇帝是天子的時候,儒生們用天人感應來制衡皇帝。而今皇帝神聖性寄託於民重的時候,用來制衡皇帝就是民意了。

這裡面有太多可操作的地方了。

這個議會的重要性一下子上去了。

而且有些事情,不用說的太明白。很多人都能看懂。

自然包括了朱雄英。

朱雄英看著這一篇文章,呼吸都急促了。

這一瞬間,他真有一些忍不住了。

他知道,這樣的文章此早要來。中世紀打破了宗教神聖性,才有後面的事情。而儒生們維護天子的神聖性,其實也不是維護天子,而是維護這個國家。

畢竟,一個大一統國家太難以維持了。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思想,朝廷早就分崩離析了。

但是總體上來說,用天意來制衡皇帝,皇帝尚且能接受,有人是明白,所謂的天意不存在,不過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