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八章 禁軍體系,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八十八章禁軍體系
但是即便有這些紅利,何夕也要面對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花多少錢,就能辦多少事情嗎?怎麼保證,這些發下去的錢,不會被下層吞到自己的腰包之中。
須知,這個時代訊息流通是非常難的。
下面很多地方,實在是天高皇帝遠。監管根本不可能到位。
這也是何夕的改革,侷限於中央與軍隊,還沒有對地方府縣進行改革的另外一個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財政開支的限制,另外一方面就是對下面官員的不信任。
經過一系列商討之後,京營體系改稱禁軍體系。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京營大規模擴充,成為今後征戰的主力。而衛所軍卻被削弱,今後除卻防守之外,大抵不會有衛所軍參與了。
這本質上,就是一個利益重新分配的結果。
幾乎能打的將領,都被抽調到了禁軍之中,而不能打的,年齡大的,作戰技能停留在冷兵器時代,不能適應火器作戰節奏與變化的將士與將領,都被分配到衛所軍之中。
這種分割,並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
無他,禁軍待遇要超過了衛所軍。這是不用質疑的。禁軍完全領軍餉,一年十八元。而衛所軍在駐地的時候要種地,不僅僅不能領軍餉,還要繳納種子糧。而出來打仗,僅僅分月糧,也就是每月幾鬥米,僅僅夠伙食而已。
總體上來說,衛所軍隊實在是最便宜了。
但是衛所的戰鬥力巔峰已經過去了。未來的墮落會越來越快。
那還是冷兵器時代,更不要說火器時代了。總體上來說,火器時代對士卒素質要求更高。這個素質並不是體質等硬素質,而是識字等軟素質。
衛所士卒的待遇,根本不足以應對這樣的戰爭。
軍中是講究實力的,實力強的有好待遇,實力差的有壞待遇。這種改革,除卻有一些倚老賣老的將領有一些怨言之外,並沒有什麼人反對。
更不要說,禁軍與衛所軍之間,還有聯絡,衛所軍中有士卒素質好,會被挑選進禁軍之中。而今禁軍也有退役的,一般來說,禁軍將士四十五歲之後,就會退下去。退役選擇之一,就是安置在衛所軍之中。或者集中在一起,安置在邊疆開荒。這樣開闢的新居民點,如果在比較安全的地方,自然是普通村落,如果是在畢竟危險的地方,很有可能劃到某一個衛所下面。也算是回到衛所軍之中了。
當然了,如果不想的話,也可以領錢回家。
除此之外,禁軍的軍制也與衛所軍制做出了區分。
衛所軍制是,百戶,千戶,衛所,都司,五軍都督府。
而禁軍的軍制,排,營,團,軍,樞密院。
所謂排,這個之前說過,其實就是百戶。
因為要排槍射擊,三排橫列之中,一排將士要聽一個軍官命令,這個軍官就是排長。
不過,因為戰術需要,排長下面負責的人數,就不是一百人了。具體多少。這個還在討論之中。
所謂營,就是千戶編制。
因為,作戰的時候,營作為一個獨立作戰單位,一個完整的軍陣。自然歸一個人負責。如果說排編制人數多少,還有爭論的話,但是營一級別的編制,幾乎有一致意見了。那就是壓縮。
一個千戶,準確編制是一千兩百人上下。很多人覺得,一個營八百人就行了。
一個營下轄三或者六個排,然後營部有一部分騎兵,還有一部分炮兵,加上輜重隊。一個八百人。
當然了,即便如此,還有人建議分營。也就是一個營分成為左右兩部。或者是小營制度。也就是三排橫隊,加上部分騎兵與炮兵與指揮部,大概在三百到四百人作為一個單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