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四章 燕藩臣服,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求北京派遣一支禁軍,不要太多。一個團就行了。派遣到燕王麾下,為燕王征戰。並且在各種軍需物資上,給予燕王極大的支援。

不過,這種支援就不是免費的了。

何夕與練子寧商議過之後,要求在漠北,天山北麓,水草豐盛之地,建立馬場。由樞密院直轄,為大軍供應戰馬。其中收益兩家平分。而今燕王征戰所需,統統記賬,用戰馬對沖。

如果戰馬不夠,則記在馬場帳上,或者用西域的戰利品,乃至於人口對沖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附加條件。

畢竟燕國要遵從北京的法度,中國商賈在燕國內部暢通無阻,並且燕國軍隊有保護商賈的義務,如果遇見商賈求救,也必須給予救援云云。

當然了,出來行商的人都是懂人情世故的。會給一些好處的。

只是這些事情根本不用寫。

練子寧也沒有覺得這有什麼不對的。

畢竟燕國是大明的一部分,即便燕國相對獨立,但是燕國還是大明燕國,這一點沒有變,燕國遵循大明法度有什麼問題嗎?沒有問題。至於燕國保護大明百姓,那更是理所應當的。

甚至練子寧內心深處一直有一個隱憂,那就是燕國的漢人太少了。

而今燕國的主體民族是蒙古人。而今燕王能壓得住,但將來怎麼辦?燕王燕王世子都與蒙古貴族有聯姻,數代之後,燕國會不會變成一個蒙古人的國家。

這也是練子寧想與北京建立起更親密關係的另外一個隱憂。

總之,練子寧巴不得讓更多的大明百姓去燕國定居。

只是練子寧現在或許沒有感覺到,但是他很快就感覺到了,大明商賈將會是燕王對帖木兒戰爭最大的支持者。

練子寧對這個草議,很是滿意。在他看來,燕國雖然失去了一些權力。但是得到了北京的大量物資支援。甚至可以說是無窮盡的。足夠燕王在與帖木兒作戰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了。

不過,練子寧心中一動,他說道:“老師,有一件事情,我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何夕說道:“你都這樣說了。還有什麼不當講的?”

練子寧說道:“不知道,朝廷對西北有沒有什麼想法?”

何夕說道:“西北?”

練子寧說道:“我是這樣想的。西北殘破,大軍供應困難,但卻是南逆的養馬地,從大同東勝向西南進攻,破寧夏下甘肅,收隴西,能下關中,擊南逆之後,自然更好。如果不能,則斷絕南逆馬源,日子一久,南逆的騎兵就不行了。戰場的優勢就在我們這裡了。”

何夕心中思忖,他覺得練子寧的想法有一些道理。

在西北打一場河間之戰,根本不可能的。無他後勤供應不起,而今西北最多不過幾百萬人,而這個西北包括了陝西,寧夏,甘肅,青海等地。其中還有一些土司,漢人數量相當少。

幾十萬大軍,後勤都供應不起。

所以西北之戰的規模,在數萬上下,也就是一個軍,加強軍,或者兩個軍。就足夠應付了。而南軍相要應對這樣的軍隊,數量就需要更多。

而且西北在何夕看來,有很多資源的。比如神木煤礦,甚至在何夕覺得,修一條從北京到大同,東勝,寧夏直接到蘭州的鐵路,也不是不可能行的。

整體戰略是可行的。

不過,何夕也知道,他之所以覺得可行,不是因為練子寧的戰略有多高明,而是北京軍事改革之後,同樣數量的軍隊戰鬥力比南軍更強,在這個前提之下,戰略主動權已經到了北京這邊。

北京的選擇很多,打西北行不行?行?打山西行不行?行。打豫北,突破黃河方向行不行?也行。

只是具體到哪一個計劃最划算,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