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七章,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八十七章兩種意見
等諸王到來之後,這一場會議就召開了。
陸仲亨自然也在會議之中,他雖然不是諸侯,但是在南洋的地位,不在諸侯王之下,南洋總督府幾乎就是陸家的私兵了。如果單單算武力的話,陸仲亨才是最強大的。
不過陸仲亨並不能養活這麼多軍隊,他靠得是諸國提高的賦稅。畢竟,在南洋諸國都需要這一支武力存在。大部分封國根基淺薄,武力並不強大。
而周國雖然最富裕。但是武力上未必能強得過楚國,他也願意與陸家有更深層的結盟。
讓陸家站在他這裡。
陸仲亨在這裡自然也有一席之位。
只是陸仲亨在這一件事情,卻不發言。
原因很簡單,陸仲亨到底不是王爺。諸王雖然在外,但是他們都是朱元璋的兒子,他們聯合起來,幾乎等於朱家。所以對於朱雄英與朱允炆之間的矛盾。他們是有說話的分的。
但是陸仲亨是什麼人?他是一個外人,再過分一點,是臣子。
在這樣的事情,他是沒有開口的餘地的。
說出來也徒徒惹禍。
而且陸仲亨也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南洋諸王根基已經很深了。而且有連線在一起的趨勢。特別是在對中原朝廷的時候。
今後不管那一位登上皇位,他們對南洋這些叔王,也不好下手。但是對於陸家可就不一樣了。
陸仲亨僅僅是南洋總督,但是南洋總督可不是可以世襲的官職。朝廷允許世襲是可以的。朝廷不允許也是可以的。須知,即便號稱世鎮雲南的沐家,其實也有好幾次被拿下,最後是發現沒有比沐家更合適的人,才形成了慣例。
陸仲亨可不敢得罪任何一個人。
陸仲亨不開口,下面諸王意見不一樣。
楚王說道:“我等遠在南洋,不知道朝廷情況,而今雙方戰事連線,我們而今說什麼也晚了,最好什麼也不要做了。而且將來不管誰上臺,他們嫉恨我們,那就不好了。”
楚王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楚王兵力最強,但是他是最難干涉中原的。一方面是距離最遠,另外一方面就是臥榻之間有敵人。那就是東西兩王,不幹掉他們,楚王兵力是抽調不出來的。
沒有實際的兵力,說話不硬氣,那又何必插足。
更重要的是,楚王並不覺得插足其間有什麼利益。
周王卻說的:“不然,父皇擬定的藩王金冊上,可是有拱衛皇室之權,而今天下紛亂,久戰不決,正是我們這些叔王插手的時候,有什麼作用先不說,單單說如果我們什麼也不做,再有這樣的事情,誰還會管我們?”
“我們在朝廷說話,還會有分量嗎?”
此言一出,很多人都議論紛紛。
周王的說法,聽上去也是很像一回事。
權力,只有使用了才是權力。如果權力僅僅在紙面上,從來沒有人使用,那就不是權力。
雖然何夕更改了封藩之策。但是朱元璋還是擬定了藩王責任之中,藩王拱衛皇室的權力還是存在的。甚至加強了。原因無他,朱元璋其實很擔心,未來的大明皇室權力受到侵犯。
所以藩王拱衛皇室,就是加強皇室權力的措施。如果大明未來擴張有很多新殖民地,這些殖民地都是藩王。朝廷即便是權力很大,讓皇室權力變得無足輕重。但是皇室與地方王室之間的關係,這種宗法關係,也會成為大明朝廷統御天下利器。
一件東西必須有用,才不會被廢除。
皇帝也是一樣。就說英國皇室,英聯邦還重要的時候,皇室就很重要。因為英國女皇是英聯邦共同的君主,而今英聯邦這個概念變成無足輕重之後,皇室也就沒有地位了。
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