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五章 求仁得仁,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六十五章求仁得仁
果然不出丁顯所料。
過了大概半日,朱允炆再次召見丁顯,問道:“方孝孺沒有處死吧?”
丁顯說道:“陛下聖明,臣也猶豫再三,畢竟人頭不是韭菜,砍掉了就長不出來了。方先生與臣共事多年,也是有些情分的。臣在想,是不是可以放過他。”
朱允炆說道:“你剛剛不是力主要殺了他嗎?怎麼這個時候,又改變主意了?”
丁顯說道:“臣沒有改變主意,只是大義與情分,國家大事,與個人感情,兩者難全,臣也想找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而且即便不能,殺這樣大臣,也要慎重。畢竟,臣覺得,還是要多考慮考慮,看看有沒有地方沒有想周全,讓外邊不滿。”
丁顯算是將朱允炆的心思拿捏準了。
朱允炆的確是有些後悔了。
他覺得自己有些輕率了。正如丁顯所言,朝廷程式正式三人,還有三覆,也就是稽核三次,最少上刑場之前,還有一個御筆赦免的機會。更何況方孝孺這樣大臣。
更是有一套標準的流程。甚至八議免罪,不是說殺就能殺的。更何況方孝孺身後牽連太廣了。朱允炆可不是要好好權衡利弊。
只是聽了丁顯這一番話,朱允炆內心之中的逆反心理上來了。
說實話,登基以來,朱允炆覺得他可以像朱元璋一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實際上,這兩年,他何曾做過什麼快意之事,很多事情,都是與大臣商議,折中最後達成一致的。
這種辦法與朱允炆看到的朱元璋處理事務時候,一言可決。相差太大了。
再加上朱允炆的年紀尚輕,雖然有幾分少年老成,但也算是在逆反期裡,對有些事情非常敏感。這一點被丁顯發現了。
所以,丁顯才有意無意的說出這樣的話。
今日的局面,先斬後奏自然是可以的。畢竟人死是不能挽回的。朱允炆再有什麼想法,也不可能將方孝孺的人頭給接上去。但是丁顯想更長遠。他最大的本錢是什麼?
是朱允炆的恩寵,沒有了朱允炆的恩寵,他什麼也不是,他的根基太淺薄了一些。
所以,為了今天的事情,在朱允炆內心之中埋下一根刺,實在不值得。
才有了這一出。
朱允炆攔下他,並不是覺得方孝孺不該死,而是他覺得這一件事情,是有些不妥當。當然不妥當了。丁顯是有意用話術誘導的,朱允炆當時沒有發現,而今已經有一些懷疑了。
如果,丁顯還堅持原諒的想法,朱允炆說不定會收回成命。但是丁顯將朱允炆要說的話給說了。反而讓朱允炆的心思放在另外一個地方上了。
那就是,這外人不滿?誰不滿。
朱允炆稍稍一想,就知道兔死狐悲,不滿意的只有能朝廷重臣。畢竟朝廷殺大臣太過隨意,也就是說殺他們也是可以如此隨意的。
朱允炆這股火氣再次忍不住了。
太祖殺胡惟庸的時候,殺李善長的時候,何曾有人敢說一個不字。而今我要做這樣事情,不要事出有因。就是無罪而殺,難道就做不到嗎?還要你們滿意不滿意。
牽扯到宮闈之事中,死的大臣可不是一個兩個,只能算方某人命不好了。
朱允炆看著丁顯,心中暗道:“丁顯到底根基淺薄,膽子有些小。”
這其實也是,朱允炆看重丁顯的原因,殺方孝孺,即便有人衝鋒在前,他還有猶豫再三。但是殺丁顯。朱允炆一紙中旨就能做到這一點。
這也是為什麼明代皇帝喜歡用太監了。而丁顯出身於背後的勢力,在朱允炆這裡,就等於是太監了。
加上丁顯有些才華,做事合他心意。這才決定抬舉丁顯。
朱允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