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定策,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十五章定策
這個戰略,本質上並不存在偷襲的想法,就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問題也很簡單。
就是看兩點,那就是雙方在西北這個戰場之上投入的資源。
資源也就是人力與物力。
前文說過,陸運消耗太大了。唐朝的時候,就是因為不能將糧食從洛陽運輸到長安,堂堂大唐天子就必須帶著文武百官到洛陽就食。
這就是說明了陸運糧食消耗有多大。
更不要說,而今的西北已經不是當年的西北。而今的關中也不是當年的關中了。關中本地的糧食,是決計不可能支援大軍征戰的。
同樣的問題在北京方面已經不是問題,只要這一條鐵路修通了。
那麼北京的物資到西北,要比江南的物資到西北容易不知道多少倍,更不要說,相同的兵馬,北軍的戰力還在南軍之上。
雙方即便不大,只需讓西北處於相持狀態下。
南軍的消耗也要比北軍大。如此一來,時間一長。南軍決計不是北軍的對手。更不要說,北軍豈能不戰?而且西北地位衛所,未必是北軍的對手。
也就是說,何夕做出這個決策的時候,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雙方相持。熬得南京方面受不了了。
對於南京方面來說,西北地區就變成了雞肋。持續不斷失血的傷口。
解縉也是聰明人,被人一點,立即明白過來,隨即心中一動,說道:“如此說來,這一戰的關鍵不在戰事本身,而在於鐵路能不能修好,能修好的話,要花多少錢,多少時間?”
何夕說道:“不錯。”隨即向外面示意。隨即外面立即將兩個人給引了進來。
不是別人,正是張友直與葛天工。
畢竟鐵路工程如果修建的話,也是讓他們修建的。
何夕讓人給張友直講解一下要修的鐵路,讓他估算一下造價。順便問題技術上有沒有問題。
張友直十分激動,畢竟能參與到這麼高規格的決策之中,已經讓他有一種非常滿足的感覺,鎮定下來,說道:“如果僅僅是修到黃河東岸。大概需要四千萬到五千萬元。當然了,這裡面有一個問題,我不敢估算,那就是從京師到營口,一路上都是平地,而從京師到黃河,這裡要翻山越嶺,而且不是一座山。五千萬元的開支,我已經增加了不少,但是真正到了開工的時候,需要不需要增加預算,這個我也不知道。”
“如果一切順利,困難在我估計之內,那什麼都好,如果不是,那就說不準了。”
葛天工說道:“西北地區的山,我沒有看過,不好說,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數字不夠。估計還要增加。”
兩人這麼一說。頓時很多人皺眉了。
五千萬元甚至更多。好傢伙,總共才搞過來一億多元,這一條鐵路就要用去一半有餘。朝廷還做不做其他的事情了。
楊士奇首先說道:“大人,此事還是從長計議吧。朝廷恐怕力不能支啊。”
何夕說道:“好。這一件事情先放放,不過勘探計劃要先搞起來。人總不能被嚇住。即便而今不修,將來也是要修的。勘探的錢是省不了的。你們下去做計劃吧。立即將這一件事情給辦起來。”
“是。”張友直與葛天工立即答應下來。
兩人也知道,這裡不是他們能夠長時間待下去的地方。就立即離開了。
在他們走之後。解縉說道:“鐵路的事情有些問題,只是難道等下面勘探結果出來,再做決斷?那不是到明年了嗎?”
解縉這一段時間,有一些太活躍了。
何夕淡然地看了他一眼,說道:“首先平逆之戰,絕非旦夕可定,解大人何必心急?而且除卻西北戰略之外,還有其他想法嗎?既然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