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定策,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那你急什麼嗎?”
解縉說道:“下官只是心急平賊而已,有失分寸,還請大人見諒。”
在何夕心中西北戰略幾乎已經定下來的。無非是如何施行而已。
雖然說,翻山越嶺恐怕有一些問題的。但是清代京張鐵路能夠修好,何夕相信這一條鐵路也能修好。而且這一條鐵路不僅僅是軍事用途,更是將西北地區與北京遼東統一市場聯絡在一起了。增加了北京的戰爭潛力。
就而今北京控制的版圖,可以分為三大塊,北京遼東河北板塊,日本高麗板塊,山後板塊,所謂山後,其實是宋遼的名詞,就是燕山之後,大同漠南河套板塊。
這三大板塊雖然也有經濟聯絡,但是畢竟相互獨立。
這也是這個時代很正常的事情。
大部分商人都是短途商人,長途跋涉的商人是非常少見的,無他長途跋涉的商人雖然在利潤上提高很多。但實際上風險也有很多。
有太多的未知了。
所以大多時候商販是短途運輸,一站轉一站,每一站都要加一些價格作為利潤。
對於很熟悉的短途商路,對這些商人都是在自己家門口。自然方便了很多,也安全了很多。
而在京營鐵路修建好之後,這種情況被打破了。遼東與北京才在經濟上聯絡在一起了。從而產生了更大的經濟增長。
對於高麗與日本這一塊地方,何夕更多是透過海運去聯絡。而且總體上,這些地方貧瘠不說,對中原大戰,其實是沒有什麼作用的。
而且漠北大同河套地區就不一樣了。
是有很大的工業潛力的。
比如煤炭,鋼鐵產業如果在西北地區再建立了鐵廠,與北京,遼東相差不大,那麼北京方面的戰爭潛力就有增加不少。
而且漠南地區,其實還能拉出來很多騎兵的。畢竟,燕王在漠北就能拉出來幾十萬騎兵。漠南在人煙上要勝過漠北的,但是漠南的騎兵數量為什麼這麼少?
幾個方案。
第一,忠誠度。
漠南都是蒙古人,雖然這些蒙古人都被安置好了。但是距離大元皇帝被捉拿,還沒有十年,當年與明軍交戰的人,還沒有死光。這個時候大規模抽調,他們真會聽命?
第二,就是消耗。養騎兵是耗費比步卒更高。
而今何夕將騎兵消耗分攤在漠南草原上了,所以沒有出現在軍費之中,也就大部分騎兵都是漠南地區無償供應的。但是這種無償是不能太多的。
否則激起民變,都有可能的。
而當鐵路修到了草原上,雖然這一條鐵路還沒有真正到草原上,僅僅是沿著長城沿線西進,但是給草原上帶來很多好處了。
將草原上的物產,比如牛羊肉大規模廉價運輸,從而讓草原上的經濟活躍起來,不僅僅讓北京能徵收更多的賦稅,也能讓草原上有承受能力,供應更多的戰馬。
最重要的是將北京控制區聯絡到一起。其中戰略意義是無法估量的。
楊士奇說道:“大人,而今各方面都在等著分錢的,這戰略定不下來。這錢該怎麼花?”
何夕說道:“這好辦,讓各部門制定下年度預算,要多少錢,到年底一併說。另外他們不是想要錢嗎?那正好,將所有部門的賬目都稽核一遍吧。”
“解縉,你來負責這一件事情吧。”
解縉一愣,他可知道這是一個得罪人的事情。做不好,上面折騰他。做得好,就要狠狠地折騰一下下面的人。只是這個時候,他在何夕面前,根本沒有拒絕的餘地,說道:“首輔大人,下官領命就是了。”
何夕說道:“好好去做吧。”
何夕本來無心對付解縉。但是解縉太不老實了,不能不能給兩下,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