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魏國公的病,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十九章魏國公的病
倒不是魏國公抬舉盛庸,實在是現在對南北雙方都是很尷尬的局面,軍事改革讓之前的經驗全部作廢,很多之前習以為常,甚至當做常識的東西,一下子變得不一樣了。
下層將領還好,火銃殺人,刀兵殺人,都是殺人。雖然有些改變的,但是他們這些大頭兵,服從命令聽指揮就行了。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而下層將領也是一樣,他們專注於眼前的事情,不用太關注其他的。
但是對於高階將領來說,戰爭已經是完全不一樣的局面了。
而今的軍事改革,類似於拿破崙的軍事改革。可以說是將軍事從古代轉變成現代。也就是在拿破崙的軍事改革之後,西方對清廷有了絕對的軍事優勢,鴉片戰爭固然是清廷腐敗等問題,但是雙方軍事理念上的不同,也是很重要的。
這種情況下,北京方面安排不了十二個合格的軍長,但是好歹能將參謀部排滿,參謀部的方案,僅僅能讓各軍維持最低層次的運作,不可能出什麼奇謀妙計,但是同樣也不會搞出什麼大失誤,保持水準以上而已,什麼神仙仗,想都不想。南京方面比北京方面更尷尬。徐達認為參謀部改革,乃是重中之重。但是他搞不出完整的。也就是說南軍將領連一個殘破版的參謀部都沒有。
更多靠個人能力與自己的幕僚班子。
盛庸在這些人之中,與北軍接觸最多,最瞭解北軍。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
奈何,朱允炆不相信徐達的話。
當一個人有成見的時候,他僅僅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而不是事實。
也不怪,朱允炆如此想。
大明開國之師,何等威武霸氣,打遍天下無敵手,但是而今同樣的軍隊,打不過北京那邊。即便打不過也就罷了,戰鬥力更是千差萬別。被壓著打。朱允炆根本無法理解。
他只能理解將領的水平有問題。
他沒有覺得是下面有人私通北京,開展大清洗,已經是夠理智了。
知識是有詛咒的,知識結構帶來的鴻溝,是外人很難理解的。
朱允炆就難以理解,不就是火銃代替刀槍,大炮代替弓箭而已。難道換了兵器就不會打仗了,他即便是努力去理解,從小讀四書五經,最多讀孫子兵法武經七要,是難以理解。這是何等規模的改變。如果何夕不直接引進了一些後世摸索出來的軍事經驗與原則,這樣的戰術戰略思想的更迭,需要百餘年的混戰才能得出來。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的落後,與其說在工業革命上落後了,還不如說在這次軍事革命上落後了。
面對西方軍事思想科技的迅速更迭,中國一次也沒有趕上。
真正趕上的就是朝鮮戰爭。那才是運作當時最先進技術戰術,甚至對未來戰爭帶來極大的啟迪的戰爭。
而今朱允炆難以轉過來這個彎。所以他將勝負寄託於之前的名將,也就是徐達身上。
朱允炆說道:“徐輝祖何在?”
身邊的人立即會意,去召見徐輝祖了。
不過一會兒功夫,徐輝祖就到了。
朱允炆說道:“彰德府的戰事,你可知曉?”
徐輝祖說道:“臣已經有所耳聞。”
朱允炆說道:“你有什麼想法嗎?”
徐輝祖自然有很多想法,徐達對徐輝祖寄以厚望,其實徐達對徐輝祖的培養,也是有矛盾的地方在,徐達一方面希望兒孫能夠太平度日,三代為將,兵家不幸。徐達不喜歡他的兒子依然帶兵打仗。另外一方面,徐達對培養徐輝祖兵法,一點也沒有藏私,別人家很難知道的東西,徐達對兒子毫無保留。將幾十年征戰的經驗,對戰事的思考,傾囊而出,只怕徐輝祖不能理解,不怕徐輝祖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