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章 財政缺口到底有多大,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二十章財政缺口到底有多大

在噼裡啪啦的算盤聲中。

何夕,楊士奇,姚廣孝,楊震等核心人物,正在等結果。

忽然,聽見外面算盤聲一停。

立即有人送來一個單子。

何夕拿過來掃了一眼,閉上眼睛靠在太師椅上,說道:“看看吧。”

楊士奇眉頭一皺,遞給姚廣孝,姚廣孝倒是臉色不變。楊震一看,手都在顫抖。他先忍不住了。說道:“大人,五億最少五億元。這什麼概念,就是拿下南京之後,這也是朝廷五年歲入。而且朝廷也不可能每年一點錢都不花,我估計最少要還十年。這還是建立在朝廷不大興土木的前提之下。而且,大人,錢最近是越發不值錢了。時間長了,我怕有問題。”

楊士奇說道:“物價暫時問題不大。糧價給定死。有南洋糧食,朝廷時時刻刻關注糧價。而今河北遼東產糧也不少。足以自給自足。只是財政上有所補貼。而今鐵價,煤炭,紙張,木頭,等價格都沒有升。其他價格下官並沒有怎麼管控。漲得最多的是棉花。布匹相對而言漲的兵不多。”

物價貶值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何夕的貨幣發現太多了。

即便有海外市場分擔。但物價依舊上來了。不過,凡是工業品,因為擴大生產了。所以沒有漲價,即便有,也不多。但是一些不能工業生產的產品。就不是這個價格了。

最大的問題,就是北京房價。

不客氣的說,而今北京順天府單單徵收房租都富得流油,何夕在北京的房產,都要快衝上百萬之具了。當然了,何夕的房產在北京是地段最好的。與紫禁城有一牆之隔。

周圍都是達官顯貴。即便是放眼天下也是一等一的。

但問題是,不管再好。這大明天下何曾有過百萬元級別的豪宅啊。何夕經營的時候,也不過花了萬餘兩而已。

棉花的問題很嚴重,這也是何夕早有預見的。山東之戰,本身就有爭奪棉花產地的想法,不過,因為戰事的原因,山東棉花大規模減產。而機械織布。要比人工便宜太多了。而北京有太多吃工錢的人。他們都要買布的需要。所以凡是布匹織出來,就不會發愁銷路。這種情況下,才回出現布匹沒有漲多,而棉花漲了很多的情況。

甚至極端的情況下,還一度有棉花與布匹價格倒掛的情況。

畢竟開了紡織廠這麼多成本,如果讓下面人停工,損失更大。有時候只能咬著牙堅持。

當然了,這裡面也有南京紡織業的衝擊。

不得不承認,江南地區天然適合紡織業。北方不能說不適合,只能說沒有南方適合。

可以總結一下,除卻工業上大宗商品與糧食之外,其他都在漲價。不過,正因為工業上產量,將這種漲價,更多壓迫到了其他領域,房子是其一,字畫,古董,等奢侈品之中。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種浪潮是實實在在的存在。

夜深人靜的時候,何夕也在思考,北京的經濟會不會比南京先崩潰。但是他思來想去,覺得不會。無他,北京的經濟有很多地方可以轉嫁。南洋,東洋,西域。而且,北京的工業產能才是何夕這樣做的信心所在。

至於貨幣貶值。何夕也沒有辦法。

要知道,而今人民幣的一元,本身就對應著冤大頭一元,也就是西班牙銀幣一枚。七錢銀子。可以當一兩用,看看古代一兩,與後世一元相差多大。就知道,當工業化開始之後,貨幣貶值似乎不可避免了。

即便不打仗,這樣的情況也會發生的。

畢竟,生產了這麼多商品,不投發足夠的貨幣,就會發生錢荒。而錢荒也就是通貨緊縮,在宋代已經反覆出現了,並不是什麼好現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