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一張京大鐵路,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十一章京大鐵路

姚廣孝走的無聲無息,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樣一位人物已經不在北京了。

何夕的心思已經在京大鐵路上了。

葛天工與張友直這一段時間,也在西北一直到東勝這一條路上,來回跑了很多次,大腿內部不知道被磨破了多少次了。這個時候,他們也來找何夕覆命了。

何夕將楊士奇,解縉,瞿通等人都叫過來了。

葛天工在何夕面前,倒是放得開。只是他臉色並不好。他說道:“大人,我知道這一件事情意義重大,但是這一件事情實在是難辦。”他也不來虛的。

直接從身後掏出一個紙筒,開啟一端,從裡面取出一個長長的卷軸,不是別的,正是一副地圖,地圖很大,要兩個人才正拉開。但是地圖呈現的區域並不大。只有從北平到八達嶺到宣府鐵路規劃。

在路線選址上,與詹天佑的京張鐵路有一些地方一樣,有很多地方並不一樣了。

畢竟,詹天佑得到的支援,與葛天工的得到的支援,也是不一樣的。詹天佑當初修鐵路,考慮鐵路外面的事情太多,各種經費卡得很嚴苛。

但是葛天工這裡卻不一樣。

錢在葛天工這裡不是問題,最多的是何夕的問題,葛天工只需報出一個準確的數字就行了。

人手的問題,也沒有限制的。

如果需要,何夕可以讓現役軍隊放下火銃,去修鐵路。

只是,他們遇見的問題卻一樣的。甚至葛天工的遇見的問題,要比詹天佑遇見的問題要更大。因為在詹天佑的時代,中國人是追隨者,詹天佑是在西方學習完整的鐵路體系,即便有些事情不能用在京張鐵路上,但是最少是一個參照。

但是葛天工這邊就不一樣了。

整個鐵路技術體系,都是葛天工制定出來的。

詹天佑在京張鐵路上的工作,是有一定的開創性的。但是葛天工這裡是完全從頭開始。

之前京營鐵路,幾乎全部是平地,即便有一些橋樑,但是哪裡比得上八達嶺的重巖疊嶂。這裡面的問題太多了。

葛天工說道:“我跑了一趟東勝。從北京到東勝這一條鐵路上有幾個難點,第一個難點就是這裡,翻越燕山。第二個難點陰山,第三個難點是黃河。”

“但是總體上來說,只能能翻越燕山,那陰山的問題不大,因為陰山比燕山好對付太多了。至於黃河將來再說。這裡就是我選得最佳路線。”

葛天工指著地圖,沿著地圖上一個個站點。一直翻越了燕山到了宣化,一共大概有八九站,但是何夕看得很皺眉。

這是等高線工程圖,當然了,與後是的標準工程地圖相差多少,何夕不知道。但是而今與軍用地圖一脈相承,都是何夕教授的,何夕很得很清楚。

這一條路線上,大大小小的橋樑有七座,隧道有八座,很多地方坡度很高,何夕不知道而今的蒸汽機車的爬坡能力。但是何夕很憂心。

葛天工說道:“第一個問題就是隧道。”

“京營鐵路是沒有挖掘隧道的。而今卻必須挖掘隧道,否則就要增加幾百裡的路程。我想了想還是挖掘隧道還是最快的。燕山很多山都是土山,也是比較好挖掘的。只是,這裡面的門道,我實在不是太清楚。”

“需要專門的人才來做,其中有一座隧道要一里有餘,尤其需要注意。”

何夕說道:“專門的人才?去哪裡找?”

葛天工說道:“為朝廷營造山陵的人。大概有一些手段。還有礦山之中的人。”

何夕頓時明白。

就是給皇帝修墳墓的工匠。

雖然這些工匠都是在地下打洞的,但是地下打洞與山裡打洞也沒有什麼區別。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