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強者造勢,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六十七章強者造勢何夕聽了,不由苦笑,說道:“陛下還真的信任我。”朱元璋說道:“我不是信任你,而是,我知道,你要的是權力,而不是皇位,天下為主君為客,本來,自古以來,皇帝就做不得快意事,今後皇帝大概連不快意事也做不得了。你要他何用?”何夕一時間無話可說。這個世界上最瞭解何夕的人就是朱元璋了。倒不是說何夕對權力沒有慾望,而何夕很明白,在一個工業化的社會之中,即便還是帝制國家,皇帝的權力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即便皇帝直接掌握很多資本也是一樣的。而自古以來正統中原王朝,皇帝的權力本來就是受到限制的。朱元璋是最瞭解這一點的。這也是為什麼朱元璋要廢除丞相,就是朱元璋想獲得至高無上的權力。歷史上朱元璋也是這樣做了。但是而今朱元璋與何夕之間的溝通,又參考後世的歷史上,深刻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未必是一件好事。縱然,朱元璋很討厭儒生,但是在這上面,還是有一些贊同的。更不要說,朱元璋面前還有一個反例,那就是清王朝。雖然朱元璋不願意承認,但是其實,真正繼承朱元璋衣缽的,並不是明朝。而是清朝。朱元璋制定政策,在永樂之後繼承的就不多了,可以說在正德之後,那是一個與朱元璋所設計的完全不一樣的大明朝。朱元璋被捧上神壇,放在神位之中,有事的時候拜拜,至於真正執行的是另外一套規則。而清朝入關之後,卻是非常推崇朱元璋。完全繼承了明制,並繼承朱元璋的某些思想進行了延伸。清承明制是對的。但是清朝同樣將明後期的很多思潮與想法給否定了。這讓朱元璋很惱怒。朱元璋對清廷的出現,簡直好像吃了死蒼蠅一般。朱元璋一輩子做的是驅逐韃虜的事情,大明即便讓李自成取而代之,朱元璋雖然有些不舒服,但也是能夠接受的。但是讓清廷給滅了。那種感覺,好像他一輩子做的事情,都被否定了。更不要說,清末的表現,更讓朱元璋一萬個看不起。這也讓朱元璋確定一定要進步路線,一定要工業革命,一定要現代化。甚至說這種執念,還在何夕之上。最重視太子不在了,皇后也走了。甚至至死也不原諒朱元璋。尋常人遇見這樣打擊,或許一蹶不振了。但是朱元璋是什麼樣的人?從絕境之中爬上至高之位的人,在其他方面,或許有缺陷,但是心性之決然,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朱元璋從來是越挫越勇。越是遇見挫折,遇到打擊,尋常人是沮喪,懷疑自己。而朱元璋的反應是,以更決然的態度,來反擊。這也是朱元璋一直以來的習慣,因為,朱元璋從來沒有退路。甚至敗一次,都有可能,死無葬身之地,人在年輕時候養出的習慣與思維慣性,會儲存一輩子。這些年朱元璋再也沒有這種感覺,才算是稍稍平和一點。歷史上朱元璋在兒子死後,大開殺戒,未必不是這種應激反應。而今,朱元璋只能以更加決然的態度,推動變法這一件事情而已。何夕說道:“陛下,臣也給你承諾,今日知遇之恩,不管將來什麼局面,大明皇位上都會姓朱。”朱元璋一擺手說道:“你回去好好想想吧。想想該做什麼準備?朕給你的支援也不會多了,對了,你去見一下雄英。將你帶來的那些書,讓雄英看看。”何夕說道:“是。”何夕走後。朱元璋愣愣出神。朱元璋對何夕說的情真意切,好像真將大明天下託付給了何夕。但是朱元璋自然是朱元璋,他不會將希望寄託在一個人身上。他沉默了好一陣子,讓人將朱允炆叫過來。朱允炆行禮之後,就坐在何夕剛剛的位置上。說道:“皇爺爺,您找我啊。”朱元璋說道:“而今天下紛紛擾擾的。對於這把椅子,誰都有想法,你是不是也有啊?”朱允炆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反應。暗暗咬牙說道:“不敢欺瞞皇爺爺,孫兒想要試一試。”朱元璋點點頭,說道:“不錯,是我的孫兒,本來就該有這樣的心氣。但是你知道我與你父親之間的矛盾嗎?”朱允炆沉默片刻,說道:“知道。”朱元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