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章 諸王離京,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判斷,是因為何夕整體上偏向誰?燕王自然是知道的。如果朱元璋敲定的是朱雄英,那麼何夕應該留在京師輔政,而不是相反。燕王對朱允炆繼位,是有一絲不滿的。無他,規矩。如果按照有嫡長制,太子一脈為嫡長,那麼朱雄英又是嫡子,又是長子。怎麼也應該是未來的儲君。如果說,不以嫡長而論,那以國立長君,就根本輪不到兩個孩子。他燕王比不上朱允炆嗎?何夕對於燕王這樣說,也只能苦笑一下,而今知道朱元璋整體計劃的人,也只有何夕,甚至朱雄英也不能完全瞭解。這個是萬萬說不出去的。說出去也沒有人相信。誰也不相信,朱元璋能下如此狠心。不惜用千萬條人命,為自己的政治目的鋪路。何夕只能苦笑。燕王頓時理解何夕這種苦笑,拍著何夕的肩膀,說道:“老爺子糊塗了。你如果在中原待著不舒服,隨時來我這裡,不要看,我燕國是偏遠苦寒之地,但是這我燕國不會永遠是這樣的。”“燕國的未來,還是你做出的規劃。你來幫我,我將燕國大事全部託付給你,我主軍,你主政,你我兄弟聯手,打出一個大大的天下。”一瞬間,何夕有一絲心動。因為一張白紙好作畫。是的。燕國而今不過幾十萬人馬。但是何夕相信燕王將來不會讓燕國侷限於松嫩平原上的。將來一定會打出一個大大的天下。未來的燕國,如果能幅員萬里,橫跨大漠,再與大明互通有無,其實就有了工業化的基本條件了。比起在中原搞改革,非要一場大廝殺不可。而在燕國可就沒有那麼多的掣肘了。畢竟,燕王朱棣是征服者,一切矛盾都在征服之中清洗過了。只是何夕心中隨即搖頭。一來,何夕很清楚,未來是海洋帝國的天下,燕國最多成為一個強大的遊牧帝國,甚至是最後一個遊牧帝國。卻難以跟上大航海的節奏。二來,雖然古今不同,讓何夕的民族認同,有些錯位,畢竟大明與未來的中國,是完全不同的政治實體,燕王所在的燕國,在大明人看來,也是大明。但是何夕眼中,為未必是中國了。將來燕國強大之後,必然與大明本土發生衝突。他何夕來到這個時代,是為了打造一個強大的遊牧王朝來入侵中原的嗎?雖然這個遊牧王朝上層也是漢人。何夕說道:“如果真有那麼一日,我一定會投奔四哥的,不過四哥也知道,我一生心血都在變法之上,我可死,法不顧可滅。吾可族,吾學不可絕。所以,不管什麼樣子,我都要搏一搏的。還希望四哥看在你我多年交情份上,將來幫我一把。”燕王聽了何夕的話,沉默了一會,嘆息一聲,說道:“你這又是何苦啊?世間很多事情,本就是不可強求的。老爺子都放棄了。你又能折騰出什麼水花,你不為你自己想想,也要為安慶想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