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一章 詔令出,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尚書令,天策上將軍,之後唐朝就沒有怎麼封過。而既然封了,那就有特別的寓意。封朱雄英為吳王,似乎是一個冊封太孫的前奏。但是隨即一杆子將朱雄英打到北京,去督造北京城了。這是皇太孫的事情嗎?自然不是。而封朱允炆為夏王。這倒沒有什麼。列入內閣之中。這也是培養太孫的手段。這天下之大,難道有兩個太孫?方孝孺心中一動,暗道:“陛下,是在養蠱嗎?”這一段時間,方孝孺內心深處一直有一些看不懂。方孝孺很明白,朱元璋看他不順眼。讓他當內閣首輔,應該是權宜之策。當時沒有人能代替他的位置。但是他成為內閣首輔之後,立即失去了秘書監的控制。同時,內閣之中塞進來幾個老臣。全部是那種資歷老,經驗豐富的老臣。宋濂如果在,或許能壓制,但是宋濂已經不在了。方孝孺根本不可能完全控制住內閣。甚至讓方孝孺一直擔心,這是朱元璋對下手的前兆。等朱元璋培養出來,能夠接替他的人選,就是他方孝孺下臺的時候。方孝孺並沒有坐以待斃,他這一段時間,一直培養後繼之人。畢竟方孝孺對權位不能說沒有貪戀,總體上,貪戀並不深,他更想要維護的是聖學之道。他自己被代替重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聖學在朝廷上不可被替代。對於,朱允炆忽然被朱元璋看重,每天都要去伴架,去聆聽朱元璋教誨這一件事情,方孝孺也很迷茫。朱允炆這個人如何?方孝孺也是知道。看似老實,其實不老實。有小聰明,但不能理解大智慧。看似老實,兄友弟恭,孝順,禮賢下士。等等。做得極好。但是朱允炆從很早就與朱雄英有奪嫡的想法,這本身就是對儒學體系的背離。如果說,朱允炆真是一個君子,他就不應該與哥哥爭奪儲位。另外從朱允炆接近什麼人,也能看出來。朱允炆與丁顯走的特別近,而丁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在方孝孺看來,丁顯這個人也是一個小聰明,沒有大智慧。很多人並不懂,雖然看上去打破規則,能給自己帶來很多利益。但是如果沒有顛覆規則的能力與打算,遵守規則,看似迂腐,其實最大利好。丁顯顯然不明白這一點。丁顯多年前背刺何夕,那就罷了。就當他年少不懂事,但是而今丁顯在做法,看似去很是靈活,辦法很多。卻不知道,這樣做,在下層的時候可以,到了最頂層就不一樣了。方孝孺的政見與何夕的政見,都是旗幟鮮明的。其實方孝孺與何夕的資歷都不高,比他們資歷高的人大有人在,但為什麼,他們兩個人卻地位越來越高。一方面是因為各種機緣巧合,方孝孺有太子與宋濂的鋪路,何夕有朱元璋的扶持。另外一方面,就是兩個人旗幟鮮明的打出自己的政見,吸引了很多人支援。有些人不敢露頭,不妨礙他們暗中支援。這才有了兩人的聲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