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八章 屏風之後,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因為核聚變馬上就要成功了。到時候,我們用核聚變堆驅動的空天戰艦。作為一個務實的政治家。是相信眼前的一切,還是去賭未來五十年的核聚變?朱元璋點點頭,他對燕王的說法,並不吃驚。因為,任何事情發展都有利弊的。就變法這一件事情上,一開始是利多弊少的。畢竟,何夕當初只是稍稍改進了一下,在徵雲南之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可以說,何夕當初軍械改革,為大明軍隊節省了不知道多少人命。正因為大量甲冑,與幾乎用不完的鋼弩,讓大明軍隊子在平定雲南土司戰爭之中,有極大的優勢。如果計算從當時改革軍械到而今所有的戰事上,這種節省,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而且實際上,何夕對大明軍械的改進,大部分都停留在當時的改進。倒不是何夕沒有新的設計與想法,而是不用。但是到了而今,何夕帶來的工業化的力量,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了。投入增大,在何夕看來,未來的收穫是可以預期的,但是在其他人看來,卻未必了。更何況,何夕玩的金融遊戲,在欣賞的人看來,是手段了得,但是陳舊的財政觀念看來,那簡直是在玩火。就是一個旁氏騙局,遲早暴雷。當然了,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旁氏騙局。這種情況下,說服朝廷,持續投入,自然是很困難的。雖然說,何夕手頭的資本,相當大一部分是何夕自己積攢下來,但是朝廷的投入也不少,數次投入,總計超過了一千萬兩,這是足以大軍出塞大戰的經費。即便何夕經營有方,但是這個錢,到底不是何夕自己的錢,是朝廷的錢。這也是為什麼,太子始終覺得要徐徐圖之的原因。朱元璋說道:“你的意思是,要廢除變法。”燕王說道:“自然不是,父皇所做的事情,都是為大明朝廷好。只是這幾年,先是清丈,又變法,大明百官折騰怕了。兒臣只是覺得,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但是之前變法的成果,自然要保留下來。等將來有機會了,不是不可以重新開始的。”屏風之後的何夕,微微搖頭。重新開始?重新開始說起來好聽,但實際上,難上加難。首先,大明社會結構,或者說中國的社會結構,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以農業為根基,這個政治體系,從漢代開始一直到清代,都是非常穩定的。甚至在中國人的思想之中,也留下了這樣的痕跡。西方經濟學提出理性人假說,也就是完全服從經濟效率行動的人,而中國人行為卻很少單純的講利益。因為,很多中國人其實都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一件事情,對所有人都有利,很有可能對所用人都是不利的。就好像明末計程車紳官員,對於削弱明代中樞,不遺餘力,大家都不交稅,大家都糊弄上面,都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大明這個顆大樹倒了。女真拎著刀子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