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八章,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零八章渤海上蘇伯衡還是有人脈的。他從南京到寧波,在寧波找到了去了北京的船,聽說是信國公家的。信國公雖然不在了,但是信國公到底是國公門第,即便家中根本沒有成年男丁,但是也不是外人可以小窺的。於是,蘇伯衡與黃觀搭乘湯家的商船一路北上。倒是沒有問題,但是過了山東成山角之後,就遇見了問題。遠遠的聽到了海上的轟鳴之聲。蘇伯衡遠遠的眺望,卻是好幾艘船遠處互相對轟,廝殺的很是慘烈。硝煙甚至傳到了他們的船上。蘇伯衡大吃一驚說道:“這是?”湯家的船長倒是淡定,說道:“這是南北兩邊在開戰。”蘇伯衡說道:“之前沒有聽說過海上海在打啊?”湯家的船長說道:“說什麼?也沒有什麼收穫與戰果,比起陸地上的大戰,這裡就好像過家家一樣,有什麼好說的。”蘇伯衡問道:“那你們不擔心捲入戰事之中嗎?”船長淡然一笑,說道:“不管是方家與張家都要給我們湯家一個面子,再說了,做這樣事情的人不只是我們一家,方家與張家自己都是海上的大豪。對於他們來說,現在才是最好的。最不希望海上戰事升級的,是他們。”蘇伯衡細細想來,想起來所謂方家與張家了,方家自然是方國珍的方家,在何夕的提攜之下,成為海上大家族,因為開海的到來,一躍成為大明勳貴中的一員,家族成員上在海戰上很有特長。被朝野上下所看重。而方家,就是航海伯張家。航海伯張赫是淮西人,先是主持平定倭寇,又組織海運,也算是海上的行家,只是張赫已經不在了,而今接管這邊水師的,是張赫的子孫。何夕既然早就預備造反了。自然不可能在海上沒有準備的。海上的準備就是方家。方家與何夕的牽扯太深了,與變法也牽扯太深了,就是他們自己投奔南方,也不可能得到重用,原因無他,南京那邊是淮西人復起,雖然不至於非淮西不用。但是不是淮西人在朝廷之中就矮人一頭。而航海侯張家,就是地地道道的淮西人。方家是萬萬不能比的。有航海伯一家在,方家是不可能出頭的,更不要說,方家的降將本色。與何夕的牽扯,他們怎麼可能會被信任啊?這一點上來說,方家只要有腦子,就知道該怎麼辦?所以,何夕起兵之初,就已經將方乘風招攬在手了。不過何夕並沒有決定從海路南下進攻。並不是何夕沒有這個想法。而是大明的戰船不行,商船在何夕看來也不行。不符合大規模用兵的需要。無他,真要說起來,除卻為了征伐日本打造了一批戰船之外,大明壓根就沒有什麼合格的戰船,無他,而今大明的船,欺負大明周邊的任何國家都是毫無問題的。甚至所謂西方列強的船,也比不上大明的船隻。這種情況下,下大功夫去升級戰船,實在是又些太浪費了。何夕並非沒有從海路南下,直接攻打南京的計劃。不客氣的說,何夕密室之中各種作戰計劃,就好像總參的各種作戰計劃一樣,都塞滿了。從海路直撲江南,繞過長江天險的計劃,從來都有的。但是,海路畢竟是有風險的。而且想要達到戰略目的,作戰軍隊數量不可能上,最少十萬,一次性投放這麼多軍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要說,何夕立足先變法,後南下的總方針在。海上的事情並不著急。而且何夕對海上的局面其實很滿意的。最滿意的一點,就是海上看似對抗其實合作的一面。畢竟,何夕開海以來,有無數勳貴在海上得到利益,但是得到利益最大的,其實也就那幾家,方家與張家都是其中之一,可以說雙方的利益大多都是在海上的。如果戰事也波及到了海上,雙方的生意還做不做了?如果不做生意了,他們家族的損失,誰來彌補,誰來買單?朱允炆嗎?所以,為了能繼續做生意,海上不能亂。但是為了給彼此後方一個交代,更多是給朱允炆一個交代,彼此一定要打。何夕與方家這麼多年的交情,是有一定的互信的。何夕給方乘風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不許南軍船隻進入渤海,進入天津,不許中斷,天津與營口的貿易。其餘的,其實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