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五章 農村與經濟,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些調整,下面的人只有欣然從命的份。畢竟,讓他們得到土地,已經是佔了天大的便宜,還有什麼不能做的。更不要說,那些在農場做工的人,也熟悉更適合了農場的工具。更適合這種辦法。而河北產權複雜,如果從上到下的推廣,遇見的問題很多,很容易出事,而今大戰在即,河北就是前線,更為重要。一旦搞出民變之類的事情,對上上下下都不好交代。這一件事情,很有可能推廣不下去了。故而,劉璟寧肯慢一點,穩一點,想辦法的以利益引誘,讓地方有人自發的進行這樣的改革。然後官府再加以確定,等將來天下太平之後,再進行最後的掃尾工作。這種思路與何夕對於兵役上的想法,相差不大。何夕自然就同意。他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時代有太多聰明人了。比如劉璟。劉璟給民壯發月錢的做法,很明顯是學習了何夕一些經濟手段。看似朝廷今後每年都要發一筆錢,其實是將農村納入鈔票經濟流通體系之中。大明畢竟是一個農業社會。對於小老百姓來說,他們不想要北京生產的好東西,比如農具。不是不想,是沒有錢。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是很難換來錢的,也不需要錢。這也是為什麼,江南很多讀書人,都是用家中母親,或者姐妹織布賺錢讀書的。無他,家中一切自給自足,自己家的地,自己家的菜,自己家織布做衣服。根本不用錢,糧食蔬菜什麼的,家家戶戶都有,也賣不上價格,也只有布匹才值錢。才能換到錢。而今也是一樣的,而北方農村只會比南方農村更難搞到錢,這一點,從後世張居正一條變法的評價就可以看出來,南方的銀子多,市場經濟對農村滲透多,百姓手中有錢,他們並不覺得,繳稅交錢有什麼不對。而今卻北方,特別是西北很多地方,卻不是這樣的。當地百姓想要搞到銀子,要付出好幾倍的代價,故而一條鞭法在北方很多地方,都是怨聲載道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劉璟給農村投錢的辦法,可以說是妙筆。如果能將大明農村全部納入鈔票的流通範圍,何夕覺得,他就是將鈔票超發十倍,進入十億元的級別,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的。畢竟大明的經濟體量再這裡放著的。只是之前都是分散的孤單的經濟體系,而今將他們組織成一個大市場,對鈔票的需求量就大太多了。何夕心中還有一點疑慮,何夕說道:“劉兄,這一件事情,雖然說不可操之過急,但是而今南北相爭,由不得我不心急,你真得覺得,會有人主動做這樣的事情?”“請大人放心,而今河北上下都缺人。我計算過,這種農村是有利可圖的。有利可圖的事情就一定有人做。”劉璟說道:“實在不行,我可以想辦法,培養出幾個典型來,引領風潮,也不遲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