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三章 傅友德的想法,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槍的好漢子,招募在一起,編為騎兵。有不少將領,都是透過這個渠道一步步爬上來的。但是而今戰鬥目標不同了。騎兵與騎兵的戰鬥,或許還有的。但是騎兵衝擊步陣的戰鬥,已經絕對不會有了。這種情況下,鐵槍就有一些不合適了。在火器面前,騎兵需要的更多是速度。甚至傅友德連騎兵的甲冑都要減輕。攜帶更多的火器。好在開戰之前,對對方開火。其中這樣的戰術,北方已經有了。但是臨時組建,並沒有形成編制而已。而今傅友德決定將騎兵的主力編制,從槍騎兵變成火器騎兵。只是具體的戰術,還要細細研究。主體上並不沒有什麼錯的地方。至於其中數量配比。也顯示出大明的國力。而今雖然漠南,遼東,長春,漠北這些養馬地,已經不在南京手中了。但是西北養馬地還南京手中,將天下所有衛所編練成這個樣子,或許有一些問題,但是將傅友德麾下幾十萬這樣編制,是毫無問題的。傅友德還存著,在戰事之中,將騎兵抽到一起,集中使用的想法。只是編練純騎兵衛所這一件事情太難了。要知道,養一匹馬的負擔,是超過養三個人的。大明不是沒有成建制的騎兵軍隊,要麼,就是漠南等地的衛所,當地養馬成本低。是士卒自己給自己配馬的。並不是朝廷配馬的。要麼就是抽調各地衛所騎兵編到一起的騎兵,要麼就是京營衛所,直接是朝廷的養的騎兵。尋常衛所,連馬三步七的標準都未必能夠達到。雖然平定蒙古之後,馬價下跌了。但是自從南北開戰以來,馬價又漲上去了。從這一點上來看,算是北京對南京少有的一個優勢。至於炮兵,最少現在的傅友德,沒有生出將炮兵集中使用的想法,當然了,而今大炮射程什麼的,也不大支援集中使用。總之,傅友德將自己所想的,以及容納了很多魏國公徐達想法的計劃,一五一十的解釋給朱允炆聽。甚至連一些陣勢變化,可以有的陣型,如果應對,一一說明。那叫一個事無鉅細,毫無隱瞞。其實聽傅友德這樣大將軍講課的機會是很難得的,即便讓葉沈過來,聽傅友德說著一番話,這定然也擊節稱讚。大有所得。只是那是對有基礎的人來說。朱允炆在軍事上,只研究過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可沒有教過,陣型轉化,進攻節奏,應對對方變陣該如何變陣,步兵戰爭可以能的十幾種變化云云。對此,傅友德覺得自己足夠坦誠,掏心掏肺。毫無保留。這簡直是天日可見。但是朱允炆,卻根本聽不明白。只覺得雲裡霧裡,故弄玄虛。更懷疑傅友德是不是別有用心?只是聽過傅友德說起徐達,朱允炆似乎忽然抓住了重點,說道:“聽說岳父之前去見魏國公了?”傅友德一愣,不知道朱允炆為什麼問這個,但是還是回答道:“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