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章 何夕的大工程,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十章何夕的大工程他們已經很自覺地將自己與身後人融為一體,只是此刻有人告訴他們,你們這是獨立的人。與身後的人關係不大。甚至可以說,身後人即便犯謀逆大罪,也與你們沒有關係。這對他們的三觀衝擊是巨大的。此刻,無數人都在想看看,新編大明律裡面到底寫了什麼?在此之前,並沒有人在意這個。最少這些人根本不在於朝廷頒佈了什麼法令。何夕當初制定法令的時候,就已經充分考慮過這些人的利益,甚至新大明律,即便不全,也是為了推行資本主義而擬定的。其中有很多東西,對這些人有利。只是他們並不知道,甚至沒有感覺而已。此刻讓他們有感覺,有自覺,就已經不錯了。至於其他的,就要慢慢來了。何夕說道:“朝廷秉承寬大為懷,從運河南下經商,自然不行了。但是透過天津,營口出海,只要繳納賦稅,來去自如。不做限制。一切如常。”何夕說到這裡,下面的氣氛明顯鬆弛了很多。忽然有一個人說道:“大人,那銀行之中的錢?”何夕說道:“朝廷控制的地方,銀行一律正常,不過,南北異地,卻不行了。南邊存的錢,現在還不好說。”如此一來,何夕明顯感受到下面一陣陣呼氣聲,下面的人都鬆了一口氣。當然了,何夕話裡藏著話的。一來,何夕大規模印錢已經開始準備了。畢竟,這一戰贏了。什麼都好說,如果不能贏,鈔票這個財政工具,何夕也沒有想過留給南邊。其次,看似一切正常的。但是實際上,南北鉅額紙鈔流動,已經中斷了。已經習慣銀行存取了,他們就是想裝一船鈔票,天津海關能放行才行。當然了,也就是現在的。何夕對資本外流,還卡一點,等大規模印鈔開始,何夕巴不得他們多跑出一點,讓整個大明都來承受印鈔損失,何夕在財政上活動餘量就更大了。不過,何夕知道,單單這樣的政策,是不可能完全讓北京的經濟恢復過來的。這裡面有很多問題。首先,洪武二十五年到而今這幾年,何夕可沒有閒著,努力經營北京,北京與南京的產業也越來越多,也開闢出幾條商路,主要是從天津出海,往東洋,南洋的。從遼東北上,經過燕國,進入漠北往西域的。同樣從北京入漠南一路入西域的。自然少不了,北京對南方的衝擊。北京作為北方的物資散集地,最大的牲口交易市場,糧食交易市場。再加上工業中心,羊毛紡織,棉布紡織中心,特別是後者,遼東與北京天津,一起成為了北方紡織中心。主要是以羊毛毯,棉布,柞蠶絲綢,麻布為主。這也是南北矛盾越發激化的原因。北方布,當然大部分海外銷售。但是就大明已知世界來說,海外市場還是小的。對於北京來說。最大的市場,就是大明南方市場,遼東,天津,等地的食鹽,已經嚴重衝擊了兩淮的官鹽了。而北方布匹也嚴重衝擊了南方小農經濟。特別是江南地區的經濟。須知,江南重賦,江南四府承擔了大明田賦的十分之一以上的賦稅,雖然江南土地肥沃,但是單單靠土地,根本不行,一般來說,男耕女織,織布出來賣,以供應家庭開支,而田裡的收成,交過賦稅之後,也就只剩口糧了。甚至今後演變成了,整個江南大多種植桑樹等經濟作物,反而從長江上游買糧食繳納賦稅。於是,當江南土布市場地位動搖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情況?也就是而今是洪武年間,朱元璋多次均平土地,清丈田畝,百姓負擔並不高,百姓尚且能夠承受。但是士紳們卻承受不住了。無他,百姓能承受的,都是自耕農,士紳下面的土地是佃戶。也就是佃戶承擔國家賦稅之後,也要承擔地主的田租,然後又要面對布匹不值錢的狀況。再加上,本來就由很多佃戶,見當地活不下去,去海外,還有南京,等大地方討生活。畢竟黃子澄在少府做的固然不如北方轟轟烈烈,但也並不是什麼也沒有做的。這種壓力傳遞到政治上,迫使士大夫們有一個共識,就是用激烈的手段來處置朱雄英。這是朱元璋沒有讓朱雄英在南京的另外一個原因。否則,朱元璋很有可能是停棺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