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人興邦,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四十三章一人興邦

何夕還沒有來到宮中。朱雄英已經知道的外面的情況。

何夕離開北京這一段時間,朱雄英沒有閒著。他固然沒有給楊士奇拆臺,甚至還給楊士奇站臺。但是並不代表,朱雄英並沒有其他想法。

只能說,朱雄英學會怎麼做皇帝了。

君臣名分在這個時代,就是皇帝在權力鬥爭之中,最大的依仗。楊士奇是何夕的人,是何夕的弟子,但是不管怎麼說,都是大明的臣子,君父君父。他天然要服從皇帝。

朱雄英也有挖何夕牆角的意圖。當然了,不要太著急。要慢慢來。

除此之外,就是對北京的掌控。

北京三教九流各方面,朱雄英都要掌控。

其他地方,朱雄英可以不管,比如河北,遼東,日本等地。但是北京城。朱雄英一定要管,不僅僅是北京是未來的工業中心,更因為是北京是京師。如果朱雄英不能掌控北京。就意味著自己的小命不能保全。

所以朱雄英這一段時間,對北京各方面的滲透很下工夫。

這才及時的知道,何夕到來對整個北京的影響。

朱雄英忍不住嘆息一聲說道:“一人興邦,今日我算是見識了。”

本來,隨著朱雄英的羽翼豐滿。朱雄英並不是沒有其他想法。從何夕手中奪取大權。但是安陵堡之敗,對朱雄英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安陵堡之敗傳過來之後,朱雄英其實想過很多辦法挽回局面。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下手,他擔心自己越做越錯。所以不敢輕易做出重大調整。他想要安撫人心。但是他怎麼做,也並沒有影響到外面人心惶惶,幾乎影響到了正常秩序。

他這個皇帝怎麼做都沒有用,但是何夕一到,北京上下立即都有反應。

朱雄英也明白了,何夕在北京人心中的地位是怎麼樣的。

也收斂了自己的小心思。

因為,這天下也非何夕不可。

朱雄英整理了一下衣服,在宮門口迎接何夕。

見何夕遠遠地走來,幾步迎了上去,說道:“姑父。”

何夕立即行禮說道:“臣不敢當陛下此禮。”

兩人坐定之後,朱雄英說道:“而今傅友德咄咄逼人,耿炳文圍攻真定。還請姑父教我。”

何夕說道:“真定的情況我是看過的。果然善守者必善攻。耿炳文是個人物。不過,而今耿炳文軍中有了一個人。則耿炳文就不足為慮了。”

真定與太原之間的孔道,就是井陘。

乃是太行八陘之一。

何夕在此處修建井陘堡,卡住要處。其實井陘本來就有關卡。但是奈何,大明在劃分省界的時候,將井陘關劃到山西。此關易守難攻。當日沒有攻下來。只有建一堡塞其要害。將這一條路給堵住了。

耿炳文去年就到了太原。一方面整頓兵馬。另外一方面就想辦法東出。

他也嘗試過進攻,但寸步未進。就好像傅友德攻安陵堡一樣。

只是耿炳文在攻守之道上,不傅友德更擅長。畢竟。耿炳文在長興駐守了十年,讓朱元璋進攻陳友諒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最艱難的時候面對張士誠十萬大軍圍攻,他麾下只有數千將士,卻依然守住了城池。

在守城上是行家的人,對於攻城一定也有心得體會。

耿炳文所用的辦法,就是爆破。

他讓人挖地道直通城下,塞進去幾千斤炸藥。轟的一聲,城堡砸出一個大缺口,下面的事情就不用說了。雖然北軍將士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是沒有寡不敵眾。

最後的下場可想而知。

正因為挖掘坑道費時間很長。耿炳文才籌備了幾個月,一舉功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