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二章 請死,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苦笑。
他驚訝於劉三吾這一句話。倒不是擔心朱元璋聽了劉三吾的話,真對他自己怎麼樣。而是他驚訝劉三吾根本沒有為自己留後路。請誅殺某某以謝天下,看似很霸氣的一句話。但是這代表著雙方不死不休,兩個人之中,一定要有一個人去死。
都不講什麼朝廷法度,誣告反坐之類。單單說一點,如果一人拿手槍對著你開了一槍,槍打偏了。你沒有死。而你並不報警,或者做其他爆發,請放心,下一槍很快就來。
也就是劉三吾今日發起死亡彈劾。何夕如果不還以同等的顏色。全天下大官都會知道,何夕是一個軟柿子,捏一把不會出什麼問題。那個時候何夕還有什麼威信可言。事情再也沒有什麼迴旋餘地了。
雙方已經不死不休了。
甚至何夕即便做好人放過了劉三吾,何夕下屬也不會放棄的。因為何夕的利益不僅僅是他自己的利益,還有自己而背後那多人的利益。何夕放棄自己的利益是可以的。但是同樣放棄自己身後一大堆的人利益。下面人的反噬,決計不是含情脈脈的。
朱元璋開口了,他說道:“劉卿,這話不是隨便說的。”
劉三吾說道:“老臣不是隨便說,自從洪武十四年來,何夕玷汙聖學,以邪說代正道,惑人耳目。重利輕義。動搖天下士大夫之心。臣請誅殺何夕,就是為了大明長治久安。”
朱元璋淡然說道:“何夕要做的事情,是朕讓他做的事情。”
劉三吾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氣,說道;“臣再請誅殺何夕,不能規勸陛下,反而導君向惡,亦是死罪。”
說到這裡,兩人的想法全部暴露出來了。
何夕心中嘆息,他知道劉三吾不是來找他的,而是來勸諫朱元璋的。只是儒家大臣們在勸諫這門藝術上,下得的功力不深,不像是來勸諫的,反而像是求死一般。
朱元璋說道:“很好。很久沒有人敢如此與朕說話了,劉老夫子,你真的很好。”
劉三吾說道:“臣謝陛下誇獎,臣從束髮讀書以來,就立志做忠臣孝子。不敢有一日或忘。”
朱元璋說道:“你今日之言語,有半點忠臣孝子的樣子。”
劉三吾說道:“忠言逆耳,良藥苦口,自古截然。陛下,人心至小至微,猶如螢火,但無數人心連在一起,就是一件浩瀚火海,臣請陛下三思,陛下到底與誰人共天下?”
朱元璋眼中殺機顯現,手放在腰帶之上。這是朱元璋下意識的動作。當他想殺人的時候,就下意識將玉帶往下面一按。、
何夕說道:“陛下,臣有話說。”
朱元璋說道:“講。”
何夕說道:“臣以為劉三吾雖然不敬之罪,但是直言犯諫之事,應當嘉獎。而且大明律乃朝廷之基石,天下之準繩。本就不應該聽信一面之詞。不管是臣的,還是劉老大人。臣以為當下令朝廷三品以上官員,皆上書奏事,言大明律之利弊。並令刑部匯總開國以來,所有量刑。以做參考。民間百姓,以可投這報紙,以言其事。”
“令天下百姓鹹知,陛下愛民之意,安民之心。”
劉三吾雖然是何夕政治上的對手。何夕想過設圈套讓劉三吾死了。但是決計不希望劉三吾死在這裡。因為死在這裡的劉三吾,恐怕會成為清流的精神圖騰。這不是何夕所想看見的。
而且輿論戰,總是要有對手,才能打得起來。
殺了劉三吾,只會讓天下人不敢言之。高壓鎮壓之下,鴉雀無聲。而現在越沉默,當朱元璋不在的時候,就反彈的越厲害。朱元璋是何夕最後的底氣。可以說朱元璋的存在確保了,何夕不管怎麼做,都能取得勝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