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六十八章 見太子,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不過片刻就能傳遍京師。

太子還是要名聲的。看重名聲的。也知道躲不過,只能見他了。

很快,劉三吾就站在太子面前了。

如何行禮,略過不提。

太子說道:“孤最近偶感風寒。身體不適,怕過病氣給先生,這才不見。只是不知道老先生有什麼事情一定要見孤。”

劉三吾說道:“陛下,體恤下情,老臣感激之極,只是老臣身子骨還健朗,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而且老臣年歲已高,死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只是有一件事情關乎天下根本,道統傳承,老臣不得已,來打擾殿下。還請殿下見諒。”

說完之後,劉三吾將手中的幾張紙,雙手奉上。

立即有小太監遞給了太子。

太子接過來一看,微微皺眉。看完之後,說道:“沒有了吧。”

劉三吾說道:“這是何夕所起草的大明律,其中大逆不道之言辭,比比皆是。甚至有很多與之前大明國法牴觸頗多,傷及天下根本,老臣不得不來向殿下出面,就蒼生與水火之中。”

太子雖然第一次看何夕的所草擬的條文,其實並不意外。畢竟何夕的法律條文,並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基於大明律,與大明的現實狀況,與後世一些先進的思想融化在一起。

這兩邊的東西,太子都看過。

故而太子並不覺得有什麼陌生的地方。只是何夕在其中的分寸拿捏,太子有些贊同,有些不贊同。但是大體上,是沒有反對的。

或者說,從一開始太子就沒有敢反對。至於他理解這裡面的東西,與不理解,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太子從來不敢反抗朱元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恐怕也是。

太子甚至有些理解劉三吾,只是他沒有劉三吾的勇氣。他嘆息一聲,說道:“老大人,這有什麼不妥嗎?”

劉三吾說道:“朝廷是以禮治國,而不是以法治國。而何夕的想法,根本就是法家之道。即便何夕的法太條,再完美,但是繁瑣之極,勞民傷財,推行不下去,也是枉然,秦法當年最為嚴密,而二世而亡,漢高祖約法三章。則天下始定,可見法以簡平為要。民樂為用為要。而不是這些繁瑣嚴密的法條,說句不客氣的話,這給誰看的。老百姓會看嗎?”

劉三吾說的對不對。

對。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是相互適應的。何夕制定法條之中,自然蘊含了一些讓劉三吾也不能反駁的事情。比如,重視民生。重視百姓的權力。底層權力的擴張,是會對地主或者士紳權力壓制的。

但是劉三吾並不是那種為了這些人說話的。

誠然,大部分士大夫們不能超越自己的階級。或許他們沒有階級自覺,但是本能維護自己的利益。但是有一些士大夫們,還是不以自己的利益為要,而是將天下的利益,朝廷的利益放在第一。

這些不管秉承什麼樣的想法,在大多時候,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劉三吾就算是其中一個,他的想法正確與否並不重要,他所有想法的出發點,都是從百姓出發,從天下出發,而不是從自己的私利出發。

劉三吾或許不能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匹配的規律,但是他卻敏銳的感覺到,何夕的律法根本推行不下去。簡直是空中樓閣。如夢如幻,但是根本沒有根基。

天下法條越簡單越好,簡單,就能降低普法成本。簡單,就能讓更多百姓理解。簡單,就不容易被胥吏扭曲。簡單,就以為推行起來容易。

至於法條過於簡單,以至於有大量現實發生的事情,是在法條規定之外,或者說過,與法條不完全吻合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還有大量的產生。畢竟後世法律如此健全的情況下,還有的大量法律空白區域,不要說古代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