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準備中,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丁顯說道:“齊大人有何吩咐。”

齊德說道:“那報紙上的事情,就交給你了。總之將解縉給壓下去。”

丁顯說道:“分內之事。只是齊大人,這樣做有用嗎?這是陛下的意思。”

對於無比強勢的朱元璋來說,他的個人意志,就是大明朝的國家意志。只要朱元璋決定的事情,幾乎是不可能迴轉的。丁顯這一句話,拆穿了他們外表上假裝的強勢,露出了無比虛弱的內心。

只要朱元璋不改變主意,他們做多少事情,都是無用之功。

有些微妙的氣氛在空氣之中傳播。那種不能說出來,不敢說出來,說出來必死的話,在沉默之中悄悄地傳遞。這種情緒就是:“朱元璋,你什麼時候去死?”

在朱元璋的威望下,似乎一切都很順利,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但實際上,暗中的怨懟,怒氣,反抗的情緒,都如大地內部的暗流一般,在各種偏僻的角落之中,暗暗的積蓄成長,等待著石破天驚的那一天。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遼東巡撫何夕,撫遼有功,先從瀛國公破高麗,後從潁國公破日本,再從燕王破韃子,三從徵之功,與撫遼治遼之功,並賞之。加翰林學士,加內閣大學士。從閣辦事。--------”

何夕聽完,在下面下跪謝恩不提。

潁川侯傅友德,比他們來得慢一點,但也到了,朱元璋以破日本之功,封為潁國公。

何夕也知道自己會進翰林院。但是他沒有想到,會加內閣大學士。不過很快就釋然了。

原因很簡單,同樣的官職在不同的時候,是不一樣的。

內閣大學士在朱元璋這裡,就是一個跑腿辦事,承辦各項事務的工具人。而不是權臣丞相。大明朝廷這些年,真正能稱得上丞相有一個。那就是統領秘書監的太子。

剩下的權力都被君相一體的朱元璋掌控在手中。

所以內閣大學士,雖然單純辦差,比尋常翰林學士高。但也高不到什麼地方去。遠遠比不上後世的內閣大學士,幾乎都是丞相的概念完全不同。

何夕將宣旨的太監打發走之後。

拿著手中的聖旨,帶著幾分苦笑,說道:“陛下等不及了。”

朱元璋等不及了。但是何夕的草稿還沒有定的。是的,朱元璋僅僅定了一個大綱,但這其中是很繁瑣的法律過程,法律主導思想變化了,下面的量刑,各種刑罰標準,也是要變化的。

比如,在理學的思想體系之中,通姦等道德罪,就要加強刑罰,以達到教化的目的。但是何夕這裡卻不一樣,何夕並不是說,對於這種行為加以豁免,如後世無罪化處理。

這不可能,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觀念,法律制定不能超出太多。但是何夕也不贊同,這樣的事情就處以死刑,雖然不是直接的死刑,是丈夫殺姦夫,只要有證據,就是無罪。

這是需要改的。

這樣需要修改修訂,揉合各方思想的底稿是很難寫的。更不要說,何夕也想往裡面加一些私貨。

什麼私貨?

因為是商法。大明律之中是有對商人犯法的一些規定,但是散見各條文之中,還有一些關於財產的規定,也都是需要修改的。而且領先半步是天才,領先一步是瘋子。

何夕也要到此調查,也確保自己領先的是半步,而不是一步。

可以說大明律看上文字不多,幾百條而已。在何夕看來,不成體系,這都是需要修改的。

但是何夕要做的工作量一點也不少。他知道進入翰林院,自然會遇見很多問題,特別是翰林院劉三吾等人。見面非掐不可。他想有一個比較完善的底稿再去戰鬥。而不是現在。

只是何夕沒有什麼選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