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九章 風起,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元璋說道:“可以,你這半年就不要出去了。將這一件事情辦好就行了。”

何夕暗中歡喜,說道:“是。”

朱元璋說道:“挽之,標兒,我的身體我自己知道,人生自古誰無死,我早晚有那麼一天。這麼多年生生死死我都看慣了。唯一有掛念的,一是大明江山,二是身後之名,身後之名,是虛無縹緲之極,誰也控制不了。我只想大明江山能夠興旺發達。”

“也不枉我人間走一遭了。”

朱元璋說道:“標兒,我知道你在變法這一件事情上,有很多擔心與猶豫,只是挽之的到來,是上蒼對我們的提點。天賜不取,反受其咎。很多事情一旦開始,就回不到過去了。順勢而為,尚有餘地。逆勢而為,卻很難有好下場。標兒,你要想清楚。”

何夕聽了朱元璋的話。

不得不承認,朱元璋的見識比一般人要強。

有些事情何夕是現在才想明白的。而朱元璋似乎早就想明白了。

工業體系,決計不僅僅幾座工廠那麼簡單,工廠生產模式執行方式一出現,必然影響到政治方面,這是攔不住,擋不了的。甚至而今將何夕殺了,將遼東工業體系給摧毀了,甚至以焚書坑儒的方式,燒燬一些先進的思想與模式,也是擋不住的。

因為,人都會本能地追逐利益。

何夕在遼東做下的事情,已經是現實了。不可能抹去的。

即便朱元璋能擋住一時,也不可能擋住後世的人的研究。

這一件事情,工業化與工業化的配套資本主義以及一切變化,既然開始了。就不會停止。

而且朱元璋也會做這樣的事情。

因噎廢食,也不是朱元璋的性格。

只是不知道,太子朱標能不能理解了。何夕也感覺到,同樣看了現代一些書籍,但是太子對現代體系的理解,是遠遠不及朱元璋的。

朱元璋轉過頭,對著何夕說道:“挽之。”

何夕立即回答道:“兒臣在。”

何夕挽之這個字,很少有人叫,何夕都有一點遺忘了。

朱元璋說道:“你是天下大才,變法這一件事情,非你莫屬。我也知道此事非數年可以克定的。我年歲已老,只能開一個頭,剩下的事情,就要你們做。標兒,你與挽之兩人精誠合作。這天下現在是我的,將來是你們的。”

大餅隨之而來。

雖然說,天下很多人都將何夕目之為未來的丞相,但是很多人私下的揣測。與朱元璋的承認,其中分量完全不一樣。

推何夕出去當刀,自然要畫好大餅。

不過,何夕早就不是當初的何夕,也不是朱元璋麾下的尋常臣子。這些事情,他看得真切,想得明白。對這個大餅,毫無感覺。無他,這種畫餅如果是別人給的,十有八九是要落空的。

但是自己要爭取,卻又可能拿到。

何夕說道:“臣謝過陛下。定為大明江山千秋萬代,殫精竭慮,死而後已。”

何夕從朱元璋那邊回來,在自己府上,靠著太師椅上,斜倚著頭,用一隻手揉著自己的額頭,說道:“情況就是這樣,大家說說該怎麼辦?”

姚廣孝,蘇伯衡,解縉,黃子澄,宋麟,等幾個人。都算是何夕的圈子裡的人智囊了。

這一件事情,關係太大了。

何夕自然要集思廣益。

姚廣孝起身,說道:“陛下,不虧為開國之主,這氣魄,讓人驚歎。”

蘇伯衡皺眉說道:“此事,太過了。”

解縉眉頭一挑,雙眼之中充滿了興奮。甚至有幾分躍躍欲試之感。

而宋麟眉頭緊皺,低頭不語。他沒有聽明白其中的要害。雖然他直接感受,這是一場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