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水利機械,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九十四章水利機械葛天工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了。要知道,在遼東的時候,他已經在工部掛名的官員,已經摸著郎中的邊。熬上幾年,當一個工部郎中,是沒有問題的。當然了,葛天工的官職,只是加銜而已。畢竟,這些產業在大明管制之中的位置,是很難確定的。即便少府成立之後也是一樣的。只能臨時借用其他官職來任命。這種官職與差遣分開的事情,在古代也是很常見的。對葛天工來說,根本沒有什麼區別。只要是官就行了。在遼東失去了官職之後,葛天工一直在等著東山再起,雖然何夕讓葛天工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大多是在重複之前的事情,何夕也沒有給葛天工的授官的意圖。其實,何夕不給葛天工授官,一方面,是因為葛天工之前的事情,必須得到懲罰。畢竟,雖然說遼東的事情沒有牽扯到葛天工,其實何夕並不是太相信的。只是適可而止而已。葛天工的作為,很長一段時間不能替代的。另外一方面,何夕還想讓葛天工改正,最少,將心思從功名利祿上轉移到科學技術上。但是時間長了,何夕也確定了,人過三十,很多事情都很難改正了。比如葛天工,他的很多思想,其實在他見到何夕之前,就已經確定了,很難改正了。雖然他是技術上的大行家,何夕也還沒有找到能代替葛天工的人。但是他對科學技術本身,從來沒有多少熱愛。他之所以有而今的地位,是因為接觸何夕最早,第一個將科學與技術結合起來,但是這種優勢,在很多學子成長起來情況下,是可以替代的。人各有志,不可強求。何夕有些無奈,但也沒有辦法。這一次,讓葛天工出馬,自然是藉助他在技術上的長才。同時,何夕已經改變了對葛天工的定位,從兼顧科學技術的首席專家,變成了技術官僚。前者,雖然兼顧管理工作,但是更注重技術研發。而後者,為某些事情提供技術支援。而今疏浚天津河道,就需要技術上的支援。何夕在見申國公之前,其實,已經與葛天工商議過了。給出了最簡便的技術方案。但是如何實現,就是葛天工的事情。當然了,葛天工在何夕眼中,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並不是那種可以推進一個版本進化的大科學家,但是作為一個科學家,或者工程師,是絕對合格的。這個任務,交給葛天工是沒有太大問題。葛天工自己也非常有信心。更重要的是,葛天工將這一件事情當成重新博取官職的機會。這才敢立軍令狀。天津這邊的事情安排好了。何夕就要安排下面的事情,不過下面的事情,並沒有那麼好安排了。而且外面還在下雨,水天茫茫一片,似乎整個河北東部,都變成了一片澤國。僅僅知道,各地洪澇嚴重,但是哪裡更嚴重一點,卻不知道。所以,何夕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別的。而是以最快速打通北京與其他各地的聯絡。從而掌控第一手訊息,才能對下面的事情進行安排。於是,無數人從北京出發,乘船南下。他們所乘的船,並不大。都是吃水很淺的沙船。哪裡洪水多,就往哪裡走。真正有了進展的,反而是葛天工的工作。------北京城南,運河碼頭。這個碼頭也是北京城配套工程之一,也是最重要的配套工程之一。無他,太子與何夕將北京城東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運河不能直接通到北平城。轉運消耗太大了。既然如此,新北京城營造上,水路交通就特別重要,碼頭作為重要節點,自然更重要了。即便這一場大雨,運河水位明顯上漲,但是依然沒有對碼頭有太大的影響,這碼頭在修建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了。而今數條大船停留在這裡。數百人在大雨之中,齊聲吶喊,拖拽著非常高大的物件,最大的好像是一個橫放著鐵爐子,大概有一丈多高。被油布包裹著,好像螞蟻一般一點點的拖動。更因為是下雨天。很多人一步一滑,摔倒在地面上,磕碰出不小的傷口,甚至骨斷筋折,遺留下大片的血跡。申國公騎在馬上,用馬鞭指著這些東西,說道:“這是-----”葛天工也騎在馬上,躬身說道:“在雨中不是說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