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未來的順天府,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零三章未來的順天府楊士奇看不清楚這個未來,但是卻知道這個未來是嶄新的,是積極向上的。他願意為何夕提出的這個未來積極努力。楊士奇不再說什麼,而是進入下一個話題,說道:“再有就是北京城安置問題了。”“北京城而今僅僅修建了一個輪廓,沒有足夠的房屋讓百姓過冬,而今天氣尚好,百姓在工地上搭建窩棚,但是進入冬天,這是要凍死人的。這麼多人的安置,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另外不僅僅是住房問題,還有糧食問題。大人,壓低糧食價格,讓百姓安居樂業之心,屬下是明白的。但是而今北方大水,數省近乎絕收,南方的糧食價格已經上去了。我剛剛打聽到的訊息,南京的糧食價格,最高的時候,二石一兩,而今也沒有跌倒三石,北京的糧食價格已經低於南京了。沒有人願意轉運糧食到北京的。”“大人,這糧食價格一定要漲的。”何夕說道:“我知道。”一時間何夕也陷入沉思之中,房子,北京的房子是何夕用來平衡貨值的重要手段,正因為如此,何夕才不可能將土地直接分給百姓,讓百姓在土地上自建房屋。這其實最有效率的辦法。就好像張明,自己的窩棚,是張明自己抽時間一點點做出來的,而且對於大部分老百姓來說修建房屋,也是自己必備技能,在家裡的房屋,也是自己的建造的,無非是土柸牆與屋頂而已。給老百姓一塊地,一點時間,而今北京城之中什麼都缺,最不缺的就是建築材料,很快就會搞出來的。只是將土地分給百姓了,那將來就不好辦了。即便將來沒有工業化,不參考後世工業化後的房子價格,單單參考歷史上北京城中的房屋價格,那也是北京居大不易。所以,何夕才不會這樣做的。何夕說道:“這樣吧,將北京城規劃裡的民居先修建出來,不過,對外僅僅是出租,而不買。官府收租。至於百姓在城外修建房子,則不做禁止,只是城外的土地,皆為官有,暫時居住,自然無妨,如果想要一直住下去,要向官府賣才行。”“這上面也需要一個固定的規矩,這一件是就交給你來辦了。至於糧價,慢慢漲吧,不過只能與南京糧價持平。”楊士奇說道:“是。大人,現在各方面都很忙,大人說得對,這北京城的土地章程,與其他地方不一樣,是需要一個全新的章程,只是,大人,這已經是第幾次了,北京這邊的用工制度,吏員制度,未來順天府官府內部結構,乃至於難民安置章程,等等。幾乎都是全新的。我已經起草了數部條例了。下官倒是無所謂了。但是,大人這樣高頻率的變法,上上下下都有一些不知所措。”“以下官之見,是不是等一等啊。”何夕也知道,他這一段時間,變動的東西太多了。何夕想要一個嶄新的北京城,一套全新的體系,所以在很多地方,儘可能改易更張。大明朝的舊制,幾乎都要經過修改。而何夕修改的這些規定,有些甚至不能說是法律,但是卻比法律更接近百姓,並不是改了之後,就萬無一失了。甚至可以說,改了之後,才是一切的開始。改了之後要落實。落實之中自然會遇見問題,就要修訂的。總之,事情很忙的。一方面要修建北京城,一方面要推出這麼多規章制度。楊士奇身為何夕的左膀右臂,不得不提醒一下何夕,這樣下去,百姓不安,因為,大部分百姓並不是識字,他們的學習能力很差的。他們習慣了世世代代的辦事規矩。習慣世世代代的熟人關係。對於忽然改變的章程,最開始就是不安。這種不安,與這種新章程的好與壞無關,純粹是不懂,也不覺得自己能夠搞懂。是他們知道自己,其實並沒有學習新東西的能力。這種章程,他們不明白的話,即便能帶來好處,也是與他們無關的。再有就是官吏的工作量大增,且不說推行新法,本身就代表這強大的工作量,單單說,何夕變法的理念,也會帶來強大的工作量。何夕希望官府直接對接一個個小家庭,而不是家族,火器其他組織,從而增加朝廷的組織能力,動員能力。但是之前,朝廷皇權不下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